****

    交趾攻陷广南钦州、廉州、邕州,屠掠百姓数万。

    此事一经传出,京中顿时风云激荡,杀气漫漫。

    文昌二年五月十一日。大宋皇帝赵捷颁布《讨交趾敕谕》:

    朕自登极,唯恐德才菲薄,日必三省吾身……任用贤能,外平党项之叛,内修仁德之政……

    大宋自定鼎以来,眷惟安南,世受王爵。抚纳之厚,实自先朝,函容厥愆,以至今日。而乃攻犯城邑,杀伤吏民,干国之纪,刑必无赦;致天之讨,师则有名。

    已差翰林大学士杨逸充安南道行营马步军都总管、经略招讨使、兼广南西路安抚使,昭宣使、嘉州防御使。内侍省都知焦守充马步军副都总管,顺时兴师,水陆兼进。

    天示助顺,已兆布新之祥;人知侮亡,成怀敌忾之气。然王师所至,弗迓克奔。咨尔士庶,久沦涂炭,如能谕王内附,率众自归,执俘献功,拔身效顺,爵禄赏赐,当倍常科;旧恶宿负,一皆原涤。朕言不渝,众听毋惑。

    诏书一经颁布天下,万民沸议,讨伐声盈溢京城。自平夏败辽以来,国人气概昂然,睥睨四夷,岂甘受辱于南边一只毛猴?

    这份《讨交趾敕谕》用“讨”不用“伐”,这其中有讲究,虽一字之差,却含大义所在。

    “伐”通常是弱势一方对强势一方用兵的语气,如武王伐纣。就象人立于大树下伐木。至少对方也是与自己平起平坐,比如对辽国用兵,就可以用“伐”。

    “讨”是主人对从属问罪,比如出兵攻打一伙山贼,你就不能用“伐”,只能用“讨”,否则你就是把对方的地位提高到与自己平起平坐的高度。

    南边那只猴子一直接受大宋的册封。为大宋蕃属国,“伐”之一字,他不配!

    五月十二日。大宋分别遣使赴大理、占城、真腊。

    五月二十日,翰林大学士杨逸率三万精锐禁军,自京城誓师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