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呀,哎,就是太认真,太执着。”郭蓉玮叹道。

    看着谭振华疑惑的眼神,郭蓉玮解释道:“原本,以老马“运十”总师的身份,大家都以为他必定会强烈反对引进“MD82”这项合作计划,因为这明显是个抢饭碗的事。没想到,他居然投了赞成票。”

    “哦?那又为了什么?”

    “为了啊,当然是随后他提的那个附带条件。”

    “什么条件?”

    “老马当时提出的条件就是,引进“MD82”可以,“麦道”方面必须同时转让技术,并同意与华方联合开发一款新飞机。”

    谭振华顿时明白了马峰山的用意,他这是想借他山之石来攻玉啊。

    想来就如谭振华前世的网络传言那样,马峰山在“运十”的研制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以华夏当前羸弱的基础工业能力无法解决克服的困难,而他想到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借助米国的经验积累以及领先的科技、工业水平,将“运十”真真正正的搞出来,搞成一架足够实用、安全的飞机。

    而且,单纯从技术和产品上来说,他的这个设想是非常可行的,因为“MD82”,是一架双发的中短途客机,而“运十”则是一款四发的洲际长途客机,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考虑,两者完全没有重叠之处。如果他的设想真能实现,等于华夏一下拥有了两款适合不同需求的大飞机!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马峰山这个带着明显理想主义色彩的条件,注定不会获得志在掐断华夏民用航空工业发展、垄断华夏民用航空器市场的“麦道”公司及其背后米国政府的同意。

    谭振华叹了口气道:“马总师的这个附带条件,想得太简单了啊。”

    郭蓉玮也叹道:“振华,你看的很清楚,是的,这样的要求,“麦道”方面不可能同意,所以,这次的洽谈,也可以说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那么后来呢?”

    “后来的事情,其实也很简单,“运十”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但在老马、老程他们的努力下,终于在1980年9月26日首飞上天。但正是这次首飞的成功,让“麦道”不断加快了其在国内公关活动的步伐,就连我这个关系不大的所谓“专家”都收到过他们好几次的出国邀请和各种带有利益诱惑的暗示。”

    谭振华到此终于明白了郭蓉玮所说的“他们没安好心”这一句的含义,自己的这位老师虽然是位忠厚长者,可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各种暗示诱惑,也肯定能看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