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济二十四年,琴心五岁。

    生辰那天的青虾长寿面,滋味仿佛还余留在口中尚未消去。可一眨眼,她就成了漂泊无依的乞丐,自此过上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狼狈日子。

    饿过肚子的人,更懂一粒一粟的珍贵。

    前几天,琴心与小厨娘精诚合作,一个负责创意,一个负责执行。绞尽脑汁,集中火力开发紫苏焖鸭的多种新派吃法。

    煎炸、火烤、烟熏、酱卤、盐渍......甚至还包了一顿饺子。

    萃芳斋的宫人们已是谈’鸭’色变。就连未参与本次创新菜活动的如意,偶尔闻见从小厨房传来的鸭子味,都忍不住小脸一绿。

    在众人豁了命的努力下,堆积成山的紫苏焖鸭终于慢慢见了底儿。

    其实,当初各宫主子纷纷来鸭慰问,主要是想在太后的面前露个脸,表表忠心。等热乎劲儿一过,也就再无人问津。

    然而,有一个人却至今坚守在送鸭的一线——她就是霞映宫的吴娘娘。

    每天上午,霞映宫的紫苏焖鸭们就会乖巧地躺到玉骨瓷的碟子上,准时被人端来萃芳斋打卡报道。

    琴心愁闷不堪,终日都在琢磨,得找个由头和这位执着的吴娘娘谈谈心。

    可人家是主子。主子不召见,做奴才的有几个脑袋,敢没事跑到主子的家里晃悠?

    李嬷嬷看出她的心思,再加上岁数大,再也克化不动多少鸭肉。于是她主动提点琴心,让琴心以谢恩的名义,赶紧去霞映宫拜会。

    然而老天爷却像成心作弄似的,故意连下了好几天的大雨。

    雨不停,鸭也不停。弄得萃芳斋里的宫人们这几天是垂眉丧眼,打个嗝都能把肚里的鸭肉卡到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