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对她是这样的。

    写不喜欢的东西能赚一时的钱,却终究会被她放弃。

    凡妮莎想写什么?

    在众多元素中,她当然最想写虚拟神经世界,可神经世界与人工智能息息相关,而互联网——即使只算人工智能的概念,那也至少得等到图灵的诞生。

    可这时候不过19世纪中期,图灵的爷爷搞不好刚刚呱呱坠地,20年过后,剑桥会多一位风流却聪颖的学生,他搞大了女同学的肚子、好在人品倒也没渣到天怒人怨的地方,他和女同学结婚、生子,有了儿孙们,然后在众多孙辈中实行社达政策,选出其中的卷王,那必然就是幼年的图灵。

    如此,再一番等待——喂!这时间是不是太长了!

    在平均寿命仅仅只有30多岁的维多利亚时代,凡妮莎总觉得那时候她差不多已然半截身子入土了。

    如此之长的时间跨度不仅仅意味着时间,同样也意味着人们的接受程度。

    有句俗话说得好,超出世人半步的是天才,而超出一步,便是疯子。

    被当作疯子对待的先锋文学家也不少——譬如说洛夫克拉夫特被百年后的克系爱好者称为爱手艺大师,可他年轻时可没什么好待遇,许多人把他当作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患者在维多利亚时代什么遭遇?

    电击、殴打、禁闭、更严重的甚至会被送到庸医那里做前额叶切除手术,然后成为真正的傻子。

    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回归原点呢。

    但凡妮莎可不想沦落到这种境况,一番考虑后,她突然想到自己的死而复生,想到原本凡妮莎逝去的灵魂。

    当时,倘若原主能再在高热下坚持那么几小时,她会活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