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桓玄却出人意料的跪了下来,长声道:“叔父!侄儿愿率铁骑三千,奇袭长安,不成功,则成仁!”

    “你!”桓冲万万没有想到,桓玄居然敢当众威逼自己,一时气的发抖,手指都有些颤抖的说道:“好!你翅膀硬了是不是?来,你给我写军令状,现在就写!”

    文书战战兢兢的拿了文房四宝来,没想到桓玄居然真的上去,提笔就写,半盏茶的功夫居然写好,还振振有词道:“叔父您看。”

    桓冲本来说军令状只是吓吓桓玄,没想到他居然真的写了,让桓冲气的不行,迭声道:“你赶紧画押,啊!快!,不画押我就马上对你动军法!”

    这一幕发展的实在太快,所有将领都没有料到,他们眼睁睁的看着桓玄咬破手指,沾了自己的鲜血,然后毅然决然的按了上去,而桓冲当即气结,差点晕厥过去……

    西线还在一个短暂的动态平衡之中,可是老话说得好,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本来顺风顺水的北伐,看起来真的可能会给搅黄了。

    东线本是谢玄挂帅,一路之上,持重而行,只走大路,稳扎稳打,也算顺畅。但是问题在于,谢安的儿子谢琰,为人刚愎自用,心胸狭窄,加上这一次谢石坐镇寿阳,本来为的是放手让年轻一代发挥,可是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谢玄和谢琰早就不对付了。

    之前谢石毕竟是叔父辈的,谢琰就算也心里不以为然,终究还不敢公开造次。可是谢石一旦不在,一个谢玄,可是压不住了。

    谢琰的亲兵也只有谢琰指挥得动,而且眼看东线一路坦途,谢琰早就不服气谢玄那种慢慢前进的路子了,于是自顾自的率军一路北上,直取山东。

    谢玄苦劝难止,可是谢琰既然擅自行动,率军北上,就已经把原来的部署给拉开,谢玄如果不管,让谢琰孤军北上,一旦被包了饺子,后果自己也承受不起。再怎么说,他只是侄子,谢琰可是儿子,疏不间亲的道理,谢玄是懂得的,哪怕谢安深明大义,谢玄也不敢冒这个险。

    谢琰北上的时候,开始也是留了个心眼,总记得先派斥候侦查,同时留兵保护后路,可是后来他惊奇发现,所遇敌军,俱都拼死抵抗,但是都不是一战之敌,开始谢琰还以为是敌人的诱敌深入之策,也没敢冒险,可是后来连克十余座城池,都是这样,谢琰按捺不住,亲自动酷刑提审俘虏,这才晓得,是大秦帝国早就没有兵了,这些都是刚刚加入军队的老百姓,虽然选的都是良民,忠诚没有问题,可是战斗力实在一般。

    大喜之下的谢琰再无顾忌,连续命令士卒加快速度,终于在十一月中旬抵达黄河!

    而秦军沿河守军,虽然拼死抵抗,但是谢琰亲自率军杀敌,一战而破,就在当天,谢琰率军渡过黄河,直指济南。

    渡过黄河的谢琰诗兴大发,当即赋诗,鼓舞军,要他们奋勇杀敌,封狼居胥!

    秦军可能这么不堪一击吗?东线的石越可能这么无能吗?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解释也就是唯一的:这是个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