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在慕容令死了之后,慕容垂几乎别无选择,只能去信任,培养慕容宝,给他历练的机会,希望他能够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自己毕竟年事已高,自己这么打拼的事业,总不能交给外人吧!迟早不还得给自己的儿子么。

    当年慕容令在的时候,慕容宝不服气也不行,那实力差别太大了,由于慕容令是众望所归,自己当时也沒啥盼头,加上慕容令也很照顾其他的弟弟们,彼此倒也相安无事。

    可是慕容令一死,情势就不一样了,当时为了稳定起见,避免自己的儿子们再闹出兄弟阋墙的事情來,慕容垂匆匆忙忙,就确定了慕容宝接班人的地位,这样慕容宝当然是高兴了,而摄于慕容垂的威望,其他人也沒有表面反对,看起來,这个事情是解决了,可是其实还差得远。

    问題还是出在慕容宝自己身上,他有承担的决心和信心,却实在是欠缺能力,慕容令死的时候,慕容宝刚刚十五岁,按说正是大好年华,可是他运气实在不好,他的少年时代,慕容令的光彩太过耀眼,所有人都相信慕容令一定是继承人,关爱的眼神都给了慕容令,那慕容宝受得教育和历练自然就一般,而他那时候倒也知足,因此并不努力,整日里斗鸡走狗,好不活。

    等到慕容令一死,需要慕容宝顶上來时,他自然就顶不上,而且那时候,慕容垂也已经投降了苻坚,过了沒几年,大燕帝国也就彻底完蛋,短期内也看不到复国的希望,因为王猛还在。

    既然寄人篱下,首要的目的是保存实力,保护自己,慕容垂上下自然都是韬光养晦,藏锋芒都來不及,哪里能够找到机会让慕容垂锻炼,就这样,这十多年,慕容宝的进步也十分有限。

    本來如果就这样下去,倒也无所谓,慕容垂投降了苻坚后还是受到了重用,手上有军队,头上有爵位,慕容宝也是当仁不让的世子,如果苻坚完成统一事业,慕容垂多少也算功臣,如此算起來,慕容宝也能平白得一份富贵,倒也不错。

    可是连慕容宝也想不到,自己居然还有机会,重新成为大燕国的皇帝,因为父亲有机会光复大燕国,能当皇帝,当然比富贵闲人要好。

    但是不巧的是,邺城城外那一仗,败了,而且慕容宝心里也有数,失败自己是脱不了干系的,父亲虽然沒有说什么?可是慕容宝宁愿那时候慕容垂暴打自己一顿,痛骂自己一通,也就沒事了。

    不说话,只能说明事情还沒有完。

    更让慕容宝心神不宁的是,弟弟慕容农南下,在大家还在辽东避风头的时候,他就敢潜入邺城周围,策反周遭的重要人手,并且已经在邺城周围点起了熊熊大火。

    一个是胜券在握的时候顶不住,最终造成兵败如山倒,差点军覆沒,一个是在不利的局面下深入敌后,奋不顾身,试图力挽狂澜,还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这二者的对比,实在太过于明显,明显到慕容垂自己都不是太有信心了。

    现在,慕容宝自己也能感觉到,父亲对于慕容农非常器重,恐怕这一次如果能够光复邺城,决定性的取得胜利,论功行赏,慕容农的功劳绝对是第一位的,到了那个时候,父亲会不会换人呢?

    慕容垂这个时候想了想,还是说道:“请使者过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