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的三路北伐,由于处在淝水之战大胜之后的一个特殊的时间点,也是晋朝上下一个难得的团结时候,因此那一次的北伐方略其实是不错的,荆州方面水陆并进从武关入关中,中路军直取河洛,东路军自彭城北上,先取山东,三路大军又都是士气高涨,装备精良,而且这次的布局,也经过了各方势力的推敲,并且取得了一致,总体來说,可以说是布局宏大,配合巧妙,足以撑开局,而秦军刚刚惨败,人心浮动,内部也多有叛乱,本來是一举颠覆大秦,光复故土的绝好机会,只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这一次北伐还是功败垂成。

    这一次刘裕的任务非常明确,由于北线的慕容冲刚刚占领邺城,根基还不稳固,需要时间來巩固已经获得的成功,而之前石越由于战败,山东地面已经很空虚了,不得已之下,石越只得率领残部,退往河南。

    换句话说,齐鲁大地,现在就处在一个比较空虚的阶段,北方的慕容冲暂时沒有能力攻占这里,而本來占据这里并且经营很久的石越,却不得不退出这里,这就给了晋国一个很好的机会占领这里,顺便还能让刘裕和北府军跳出激烈的内讧,得以保自己,意义实在很重大。

    刘裕是知兵的人,他知道,自己事业的基础,只能是东南之地,而不能是别处,而山东和荆襄犹如东南的两翼,屏护着整个江淮防御体系,山东足以屏护淮泗上游,荆襄足以屏护江汉上游,前人曾言“欲固东南者,必争江汉;欲窥中原者,必得淮泗,有江汉而无淮泗,国必弱;有淮泗而无江汉之上游,国必危!”北据山东以固淮泗上游,西保荆襄以固长江上游,是为保据东南者的最好态势。

    所以,从这个角度來说,山东在南北之间具有枢纽性地位,这一方面是因为山东一代,有许多低山和丘陵,在一片大平原上可以作为凭恃,另一方面,山东处在监控南北之间水路运输线的位置上,众所周知,北人善于骑射,而南人善于舟船,因而南北对峙之际,山东常是争夺的焦点。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如能占据山东,便取得了很有利的态势,对于南方而言,得山东,进可以问鼎中原,北临幽燕,退可以翼蔽淮泗,巩固江淮;对于北方而言,得山东,进可以南逼江淮,退可以翼蔽河北,而现在,慕容冲却摆明了暂时沒有能力取得山东,江南的人除非是所有人都瞎了眼,不然也一定要趁着这个时候夺取山东,这也是刘裕当初虽然深陷政争漩涡,却还是有机会率部北伐,而沒有遭到激烈反对的根本原因。

    现在荆襄还是牢牢掌握在桓家手里,暂时不足为虑,只要刘裕这一次能够拿下山东,整个东南膏腴之地就彻底安了,而北府军也大可以直接在前线就挡住敌人,却不必在淮泗一代年年死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