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二年进入九月份,淮南道境内逐渐战火消弭,不论是杨行愍还是薛洋都在忙着处置政事,安抚民生。就连盘踞在泗州境内的毕师铎此时也放缓了脚步,没有大举突入濠州。
“主公,这是阿六送来的十三司西川密报,说是黄巢的大将朱温率军在同州归顺大唐。”向杰匆匆而至,打断了刚刚从楚州回来,正在和严明商议楚州和赖同辉的安置问题的薛洋。
“同州?”薛洋皱眉不语,同州可不是其他地方,是长安东出河中和中原的东大门,此地一旦被朱温献给官军,必然导致黄巢乱军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局势变得更加艰难,甚至可能一蹶不振。时至今日他已经记不清当初黄巢当初是如何从河中等地退出来了,但是朱温投唐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催化剂,甚至可以说是,自从黄巢和尚让不愿意援助朱温抵抗王重荣开始,其失败的结局就已经注定。
“主公,朱温连带同州一起投唐,只怕北方局势短时间内就会急转直下,王铎率领的官军下一步必然占据更大的优势,甚至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其逼到中原一带。”袁袭皱眉道:“他这一举只怕会加速整个北方迎来更大的变局。”
“是啊,要想从中分一杯羹,就要切中插手的时机。”薛洋放下手中的密报,来回走了几次之后道:“十三司前段时间不是策反了润州刺史赵宗吗?让他尽快北上扬州,如果可能就将他和赖同辉两人对调,然后民政部尽快将内政在两地铺开,着令第二卫派兵进入润州,第三卫高济所部沿白水塘一带布防,守住北上通道。着令水师筹备船只,在扬州等地集结,做好随时介入北方的准备。”
薛洋这一系列的布局让袁袭等人脸色一凝,这无疑是打算提前准备出兵北上了,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袁袭和严明两人对视一眼之后还是咬牙开口道:“主公,是否需要再考虑一二?”
“十三司立即组建中原分部,将沈勇调过去,一方面和吴明配合,探查蔡州秦宗权的动向,另外则是和阿六一起尽快搞清楚黄巢的动向,以及朝廷官军的部署。”薛洋点了点头道:“如果年内不出兵最好,但是后勤辎重和情报刺探还是需要做在前面,避免到时候事发突然而陷入被动。”
袁袭和严明两人点头而去,分别去安排,袁袭和向杰则一方面将十三司的人手尽快派往中原等地,另一方面袁袭则紧急召回陆翊,尽管薛洋放缓了出兵的脚步,但是淮南军内部的调整还是需要按照这个步骤来进行最后的调整。
这其中不仅仅涉及到南进方略的执行问题,而且北上出兵的第四卫还需要从从舒州换防回扬州,虽然舒州目前的防卫问题已经不需要大量的军队驻扎,但是作为淮南军的起家之地,此地的兴衰关乎着整个淮南军的成败,境内有大量的设施作坊布局期间,一旦第四卫抽调出来,就需要派遣后续的兵马进驻,这些都需要他和陆翊提前布置。
“朱温投唐?”陆翊原本在巢县和雷凌商议水师的重整事宜,被袁袭的急讯召回之后看着十三司的密报有些发呆,作为淮南军操持整个军政事务的大将,对于目前淮南军的基本情况他是最了解的,在此时北方出现变故,只怕影响的是整个大唐天下的藩镇势力。
“军师,唐皇可有诏令传来?”陆翊想了半晌之后忽然问道,这一下不仅仅袁袭反应过来了就连薛洋也是面色一变,随即道:“你的意思是这个朱温有可能和田令孜预先谋划好了?”
“末将以为应该是。”陆翊毫不讳言道:“此前唐皇传令信使几乎是每月都会来一次催促主公北上勤王,为何这月份一次都没来过?阿六在西川那边也未曾有消息传来,想来也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田令孜将宝压在了朱温身上,他是觉得只要朱温一投诚,那么主公北上的意义就变了。如果不能让各大诸侯在和黄巢乱军的拼杀当中彼此消耗,那么就需要另想他法。毕竟一旦唐皇还都,这天下间的各大诸侯必然也会出现新的变化。”
“他是在提前布局了。”袁袭跟着点头道:“只怕这个朱温下一步必然会成为唐皇面前的红人,有他在就算是其他诸侯没有和黄巢同归于尽,也必会被眼前这位红人所牵制,从而确保朝廷和他田令孜的权势地位。”
薛洋看了一眼眼前的两人,点了点头,朱温自从被唐皇改名朱忠之后,很快就被册封为宣武节度使,驻节汴州,位处中原之中,被其他诸侯当成了靶子。只是后来朱忠自己有能力,在剿灭黄巢之后一点一点侵吞了周边的其他节镇,才摆脱了这种被所有人当成靶子的结局而已。但是归其原因,只怕也无外乎袁袭和陆翊两人所分析的这样。
“所以,主公,我军准备北上是必须的,但是在如今田令孜的谋划已经铺开之时,不宜过早冒头,免得被其他诸侯所窥视。末将以为,田令孜此举虽然算计了我淮南军,但是却也不是没有好处,有这个靶子在前面,也能够掩护我军真实意图,甚至必要的时候我军都可以不用大举北上,力经营南进方略即可。”
“主公,这是阿六送来的十三司西川密报,说是黄巢的大将朱温率军在同州归顺大唐。”向杰匆匆而至,打断了刚刚从楚州回来,正在和严明商议楚州和赖同辉的安置问题的薛洋。
“同州?”薛洋皱眉不语,同州可不是其他地方,是长安东出河中和中原的东大门,此地一旦被朱温献给官军,必然导致黄巢乱军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局势变得更加艰难,甚至可能一蹶不振。时至今日他已经记不清当初黄巢当初是如何从河中等地退出来了,但是朱温投唐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催化剂,甚至可以说是,自从黄巢和尚让不愿意援助朱温抵抗王重荣开始,其失败的结局就已经注定。
“主公,朱温连带同州一起投唐,只怕北方局势短时间内就会急转直下,王铎率领的官军下一步必然占据更大的优势,甚至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其逼到中原一带。”袁袭皱眉道:“他这一举只怕会加速整个北方迎来更大的变局。”
“是啊,要想从中分一杯羹,就要切中插手的时机。”薛洋放下手中的密报,来回走了几次之后道:“十三司前段时间不是策反了润州刺史赵宗吗?让他尽快北上扬州,如果可能就将他和赖同辉两人对调,然后民政部尽快将内政在两地铺开,着令第二卫派兵进入润州,第三卫高济所部沿白水塘一带布防,守住北上通道。着令水师筹备船只,在扬州等地集结,做好随时介入北方的准备。”
薛洋这一系列的布局让袁袭等人脸色一凝,这无疑是打算提前准备出兵北上了,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袁袭和严明两人对视一眼之后还是咬牙开口道:“主公,是否需要再考虑一二?”
“十三司立即组建中原分部,将沈勇调过去,一方面和吴明配合,探查蔡州秦宗权的动向,另外则是和阿六一起尽快搞清楚黄巢的动向,以及朝廷官军的部署。”薛洋点了点头道:“如果年内不出兵最好,但是后勤辎重和情报刺探还是需要做在前面,避免到时候事发突然而陷入被动。”
袁袭和严明两人点头而去,分别去安排,袁袭和向杰则一方面将十三司的人手尽快派往中原等地,另一方面袁袭则紧急召回陆翊,尽管薛洋放缓了出兵的脚步,但是淮南军内部的调整还是需要按照这个步骤来进行最后的调整。
这其中不仅仅涉及到南进方略的执行问题,而且北上出兵的第四卫还需要从从舒州换防回扬州,虽然舒州目前的防卫问题已经不需要大量的军队驻扎,但是作为淮南军的起家之地,此地的兴衰关乎着整个淮南军的成败,境内有大量的设施作坊布局期间,一旦第四卫抽调出来,就需要派遣后续的兵马进驻,这些都需要他和陆翊提前布置。
“朱温投唐?”陆翊原本在巢县和雷凌商议水师的重整事宜,被袁袭的急讯召回之后看着十三司的密报有些发呆,作为淮南军操持整个军政事务的大将,对于目前淮南军的基本情况他是最了解的,在此时北方出现变故,只怕影响的是整个大唐天下的藩镇势力。
“军师,唐皇可有诏令传来?”陆翊想了半晌之后忽然问道,这一下不仅仅袁袭反应过来了就连薛洋也是面色一变,随即道:“你的意思是这个朱温有可能和田令孜预先谋划好了?”
“末将以为应该是。”陆翊毫不讳言道:“此前唐皇传令信使几乎是每月都会来一次催促主公北上勤王,为何这月份一次都没来过?阿六在西川那边也未曾有消息传来,想来也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田令孜将宝压在了朱温身上,他是觉得只要朱温一投诚,那么主公北上的意义就变了。如果不能让各大诸侯在和黄巢乱军的拼杀当中彼此消耗,那么就需要另想他法。毕竟一旦唐皇还都,这天下间的各大诸侯必然也会出现新的变化。”
“他是在提前布局了。”袁袭跟着点头道:“只怕这个朱温下一步必然会成为唐皇面前的红人,有他在就算是其他诸侯没有和黄巢同归于尽,也必会被眼前这位红人所牵制,从而确保朝廷和他田令孜的权势地位。”
薛洋看了一眼眼前的两人,点了点头,朱温自从被唐皇改名朱忠之后,很快就被册封为宣武节度使,驻节汴州,位处中原之中,被其他诸侯当成了靶子。只是后来朱忠自己有能力,在剿灭黄巢之后一点一点侵吞了周边的其他节镇,才摆脱了这种被所有人当成靶子的结局而已。但是归其原因,只怕也无外乎袁袭和陆翊两人所分析的这样。
“所以,主公,我军准备北上是必须的,但是在如今田令孜的谋划已经铺开之时,不宜过早冒头,免得被其他诸侯所窥视。末将以为,田令孜此举虽然算计了我淮南军,但是却也不是没有好处,有这个靶子在前面,也能够掩护我军真实意图,甚至必要的时候我军都可以不用大举北上,力经营南进方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