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心里就不舒坦了——原来是瞧她家刚买了地,才上门求亲的?虽说人们挑女婿的时候,都是要看对方家底的,但这样裸地奔着钱来,谁愿意同这样的人家结亲?因此也不言语·只干坐着不说话。

    李氏心里后悔万分,要不是她多嘴,这门亲可不是结成了?这下让老太太起了疑心,她那个脾气·难保不发作,回家也讨不了好果子

    老姑奶奶到了厨房,细问郑长河买地的事情。

    郑长河也是头疼,他这个大姑人是不错的,就是特讲究,规矩又大,待晚辈又严厉·她关心你就想管着你,跟另一个二姑的好脾气完全不同。

    可是自家现在过得好好的,可不想她来插手管青木的亲事,说不定还帮倒忙。

    因此,他便简单地将青木的事说了一遍。

    也不用他特意含混不清,他本就是口齿不灵便的人,所以听得老姑妈也是半通不通的,但总算弄明白了两件事情·那就是郑家真的买地了,还有青木发誓到二十再说亲。

    老姑妈很满意,总算娘家侄子这日子开始过好了·她大哥家要兴旺了。

    她对于旁人挑青木时捎上菊花也是怒气冲冲——她郑家的闺女就算嫁不出去,难道还能靠哥哥嫂子养?哼,说这话的人还不是私心作祟,生怕菊花占了娘家的房屋和田地,这嫁进来的闺女要少一份家产。

    她扫了坐在灶门口的菊花一眼,对这个侄孙女没啥大印象,倒不是她不喜菊花,而是她对晚辈一向端着架子。

    她板着老脸对菊花说道:“那些眼皮子浅的人说的话就当他在放屁。咱挺起胸脯做人,自己挣自己吃,谁也不靠!你也要争气些·别整日里跟个受气小媳妇似的,怕啥?”

    菊花愕然——这是在关心她?

    只是这口气,咋听了跟训人似的。这个姑奶奶还真是跟外婆不一样,她爹肯定没少挨训。

    老人家训完菊花又转向郑长河,她很不赞同青木不立即说亲这个决定,让郑长河不能由着娃儿闹·该劝劝青木,早点成亲早点添儿子。

    郑长河虽然很尊敬她,只是最近家里过得实在是顺心,他一点也不想打乱这生活,而且老姑妈脾气是硬了些,却是为他好的,他便想着跟姑妈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