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跟狗蛋娘当初想的一样,想多留闺女两年,又怕耽搁了她,使得她找不到好婆家。汪氏的这个提议让她高兴的合不拢嘴,连说这样好。定了亲两家都不急了,她也好沉下心为闺女多攒些嫁妆。

    刘云岚脸上红扑扑的,也不插话,只是照应着菊花,帮她搛菜。两人听着大人的商议,不时地相视一笑,很是和谐,倒像多少年的好朋友似的。

    菊花想。这就是古代婚姻了,就算是哥哥自己瞧中的,一应事项还是由长辈来安排。这倒也没啥,就是忙了这半天下来,哥哥跟刘云岚怕是连话也没说上哩。

    她心里转着念头,想着怎么让这两人见个面,聊一会儿也好。乡村人。又不是高门大户的小姐,也没那许多讲究,定了亲,多了个名分,见面也方便一些。

    她悄声对刘云岚说道:“云岚姐姐。我针线活也不大好。你下午来我二舅家,教我做针线,顺便跟我说说话儿,我明早就要回去了哩。”说完还对她眨眨眼睛。

    刘云岚瞧着这个看起来不大言语的小姑子,实际上心里鬼精的很,她这是让自己跟青木单独见一面说会话哩。

    想到这脸就红了。不过她心里也是想见青木的,今儿他过来,自己都没跟他说上话哩。反正就要定亲了,见个面说几句话也没啥,再说,外婆和菊花肯定会在一旁瞧着的,就是青木,也肯定不会失礼。

    于是,她含羞对菊花点点头,说是下午忙好了就过去,教她绣花。

    菊花这才放心地吃起饭来。

    令人高兴的是,刘云岚的茶饭也很好,那鸭子烧得酥烂香滑,鸭血粉丝汤也很清爽。

    这隔锅饭格外香,菊花很是吃了些鸭子,还喝了一大碗汤,看得刘云岚心花怒放——她可是听汪氏说过,菊花是个会烧饭的,这样子明显很喜欢自己做的菜,想必她家人也会喜欢的。

    饭后,彼此又寒暄了好一会,杨得发才领着一家人告辞。

    刘富贵和媳妇送出好远,惹得左邻右舍一齐出来观看,好奇这两家咋这么亲热哩?

    回到大舅家,菊花大舅和外婆心情很好,笑说今儿差不多的事都定下了,等菊花爹娘请了媒人一上门,这亲事就妥了。

    杨得发满意地说道:“刘富贵今儿还算稳当,说啥彩礼他也不讲究了,闺女嫁了青木这样的好男娃,他最是放心——这彩礼哪有人重要哩。不过长河跟翠芝也不会亏了云岚这娃儿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