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云歧青谷的打赏~~)

    约摸下午时分,李驻数人一路快马,匆匆回返到了海边的营寨,带着满腔振奋,李驻寻到卫风,施礼道:“将军,末将与弟兄们打探到弥邹忽有倭人船只靠岸,足足有二十来条大海船,兵力约为两千左右,船上都是送给百济阿莘王的粮草兵仗,末将今日可是大开眼界啊,从未想到天下间竟会有倭人这样矮小的人种,他们中的最大个只能到末将的肩膀....”

    一提到倭人,李驻的自豪感被再度激发,滔滔不绝的讲诉着所见所闻,令周围人等均是大为愕然,甚至都在怀疑李驻是否夸大其辞,这怎么可能?这么矮的人能做什么?

    卫风也不打断,待李驻说完,这才微微笑道:“倭人因其矮,故汉光武帝刘秀赐名为倭,不过,你们可不要由于倭人矮而小看他们,越矮的人,越是一肚子坏水,这个种族欺软怕硬、凶残好虐、善于隐忍、能够学习别人的长处为已用,而且野心勃勃,对半岛虎视耽耽。

    听说百济第十六代王辰斯王对倭人已故十五代王来纱别命(应神天皇)不尊,因此倭人第十六代王大鹪鹩命(仁德天皇)派亲信纪角宿祢前来,废黜辰斯王,拥立阿莘王为百济之主,是以百济可以看作倭人的属国,这也是那天本将指责百济人通倭的缘由所在!

    百济、高句丽与新罗人,尚可以为奴,但日后有机会,一定要把倭人抹除掉,不过,倭女的滋味不错,有朝一日本将领你们去倭国,诸位都可以讨上几房倭女做媳妇,呵呵~~扯远了,李驻,你再说说,倭人带了什么好东西来?”

    所有人都不理解卫风为何会对倭人与百济的渊源如此清楚,也不了解对倭人的恶劣印象从何而来,尤其是那几个王的名字言之凿凿,恐怕朝庭都不清楚吧,却不方便究根问底。

    交换了个不解的眼神之后,李驻答道:“回将军,看上去满船的货物,其实真没什么能瞧上眼的,无非是土布、稻谷、长矛、弓箭,还有在中土已淘汰千年之久的铜戈矛,倭人在弥邹忽卸下了一部分,另一部分仍装在船上,明日将溯阿利水而上送往国都慰礼城,因此,咱们要想劫倭人的船只能在今夜了,对了,倭人的弓足有一人高,恐怕威力不可小觎,将军您别大意啊!”

    卫风摆摆手道:“大不代表好,他那弓射不远,不要被吓着,现在全军升火造饭,今夜随本将去劫船,争取明日踏上归途!”

    “遵命!”众人均是情绪振奋,齐齐散去,毕竟半岛太荒芜了,冷不说,还抢不到好东西,终日呆在海边,那咸咸湿湿的感觉也让人很不舒服,如今有了归家的希望,每个人都充满了劲头。

    亥时(晚上九点),卫风亲领八百骑出发,留下张宁看守营寨和船只,另带了些水手,经一路不间断换马疾驰,于子时二刻(零点)左右抵达了弥邹忽附近的海港。

    整片海港,安静的有如鬼域般看不到一个活人,只有泊于岸边的个别船只仍透出星星点点的灯火,就着月色,卫风举目望去,两里外的所有船只一字排开,都靠绳索固定在岸边的大木桩上,离岸还有两到三丈的距离。

    卫风不由眉心一皱,转头问道:“李驻,倭人是留在船上还是入了弥邹忽城?”

    “这....”李驻讪讪道:“末将因急于报信,是以与弟兄们匆匆扛了几包箭矢就寻机循走,船上究竟有没有倭人,实在是不清楚啊!”

    王道怜却接过来道:“将军,若妾没料错的话,大部分倭人理该入了城,就像咱们乘船过来,能上岸谁愿意呆在海上啊,船上就算留有人手,也不会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