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上述对南宋江南市镇类型的划分是相对而言的。

    因为事实上,许多市镇是几种形态兼而有之。

    如嘉兴府海盐县的澉浦镇,既是著名的贸易港口,也是重要的盐业和渔业市镇,只是其作为港口市镇的形态更为突出。

    同时,除了乡村墟市外,各种江南市镇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工商业十分兴盛。

    这既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江南市镇已逐渐向新型经济都市方向发展。

    而且居民数量与结构也是反映市镇社会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南宋时期的江南市镇,就其总体人口规模而言,大致可分为四个等级:一是部分“巨镇”、“雄镇”,居民有上千乃至数千户,达到了县级城市的水平,有的甚至与部分州级城市相当。

    如嘉兴府海盐县的澉浦镇,“约五千余户”;庆元府奉化县的鲒埼镇,“环镇者数千家”;临安府仁和县的临平镇,“约千家”;饶州鄱阳县的石门镇,“哄市千家聚”;吉州庐陵县的永和镇是著名的陶瓷业市镇,北宋时就已“附而居者数千家”,进入南宋后更为发达,其居民数量当有增无减;饶州浮梁县景德镇的陶瓷业规模较永和镇大得多,总人口亦当有数千户。

    嘉兴府华亭县的青龙镇,其市区分为36处坊巷,居民繁多;兼跨湖州与嘉兴府的乌青镇,“民物蕃阜,塔庙、桥道、宅地、园池甲他镇戍”;湖州德清县的新市镇,“虽曰镇务,然其井邑之盛,赋人之多,县道所不及”。

    这些市镇的人口估计也都在千户以上。

    而与此同时,江南各地的县级城市人口大多不过几千户。

    如乾道八年(1172年)徽州歙县城仅1931户;开禧三年(1207年)严州淳安县城仅1335户;宋宁宗时绍兴府嵊县城仅1194户。

    有些州级城市的人口也相当有限。

    如嘉泰(1201-1204年)初年扬州城有3637户;宝庆三年(1227年)徽州城有3887户。

    二是一般性镇和部分规模较大的草市,居民多在数百户左右,相当于小型县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