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是想把云台学宫变成“云台技校”!
早在蔡京当政的时候,改革伎术官制就被提起过。当时蔡京就设想让云台学宫专职培养伎术官,最多再出几个武官,就别去抢文官的地盘了。可是蔡京想得挺好,武好古却不愿意配合。后来苏东坡宣麻拜相,云台学宫顿时有了个钢板一样硬的后台,自然不可能安心培养伎术官了。而且还在上一次科举大比时惹出了一场青城宫论道之争,把蔡京、蔡卞两兄弟都赶下台了。之后官场上就没有人再提这个茬了。
没有人提,不等于问题就不存在了。
实证派学宫的崛起,正在动摇天下的根基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所以现在这个事儿,又被拿到台面上来了。
在苏辙、张商英、赵挺之、邓洵武、何执中、刘逵、郑居中、吴居厚、林摅等一班两府宰执的注视之下,官家赵佶眉头大皱。
他并不是反对两府定议上奏的关于改革科举的一揽子建议。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就把科举制度改成了太学登第。那还是在没有实证学派兴起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所以效果也不大显著,后来又改了回去。
而如今,实证学派的士子展现出来的办事能力远远超过死读书的士大夫。原本困扰大宋的老大难问题,比如西贼,比如禁军豆腐渣,比如国用不足等等。都在实证派官员的努力下,一一得到了解决。
既然实证派出生的官员都恁般能干,那么全面的科举改革,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只是科举制度是大宋的根本,想要大改一定得好好想想。
他望向站在后排的国子监祭酒兼辟雍学宫大司成陶节夫,“陶卿,辟雍学宫真的能教得了进士?”
苏辙版科举改革的关键,就是进士入太学。现在实证派走的是“高价教育”路线,从蒙学开始就走允文允武,文理兼修的路子,到了小学阶段则是六艺书院的精英教育,然后才是大学阶段的学宫加学院教育。投入的成本是相当高昂的,必须得有大量的“财子”买单。所以要在全国推广根本不可能,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时代是不可能的。
后世的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前提,是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搁在中世纪,那是根本不能想象的。
所以在今后的几百年间,能上大学的,终究是少数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统一以云台学宫的学问为标准取士,那么取出来的士肯定是很能干的。但同时也绝了普天下寒门士子的上升之徒从云台系的蒙学一直念到学宫的学院毕业(云台学宫的学制也在不断改进,学宫和下属的学院已经渐渐合体了,三年学宫课程被精简到了两年,之后是两到三年的专业学院课程),前前后后需要十四五年的时间。期间花掉的学费,怎么都不会少于两三千缗。
这个数目对于界河商市、京东商市的大商人而言根本不算什么,再让他们出上万缗赞助费也没问题。对于北沧州骑士和界河、京东两市公吏,还有云台系的学宫、书院(包括蒙学、六艺)的二代们而言,也有种种减免学费的政策,负担起来也不是难事儿。
早在蔡京当政的时候,改革伎术官制就被提起过。当时蔡京就设想让云台学宫专职培养伎术官,最多再出几个武官,就别去抢文官的地盘了。可是蔡京想得挺好,武好古却不愿意配合。后来苏东坡宣麻拜相,云台学宫顿时有了个钢板一样硬的后台,自然不可能安心培养伎术官了。而且还在上一次科举大比时惹出了一场青城宫论道之争,把蔡京、蔡卞两兄弟都赶下台了。之后官场上就没有人再提这个茬了。
没有人提,不等于问题就不存在了。
实证派学宫的崛起,正在动摇天下的根基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所以现在这个事儿,又被拿到台面上来了。
在苏辙、张商英、赵挺之、邓洵武、何执中、刘逵、郑居中、吴居厚、林摅等一班两府宰执的注视之下,官家赵佶眉头大皱。
他并不是反对两府定议上奏的关于改革科举的一揽子建议。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就把科举制度改成了太学登第。那还是在没有实证学派兴起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所以效果也不大显著,后来又改了回去。
而如今,实证学派的士子展现出来的办事能力远远超过死读书的士大夫。原本困扰大宋的老大难问题,比如西贼,比如禁军豆腐渣,比如国用不足等等。都在实证派官员的努力下,一一得到了解决。
既然实证派出生的官员都恁般能干,那么全面的科举改革,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只是科举制度是大宋的根本,想要大改一定得好好想想。
他望向站在后排的国子监祭酒兼辟雍学宫大司成陶节夫,“陶卿,辟雍学宫真的能教得了进士?”
苏辙版科举改革的关键,就是进士入太学。现在实证派走的是“高价教育”路线,从蒙学开始就走允文允武,文理兼修的路子,到了小学阶段则是六艺书院的精英教育,然后才是大学阶段的学宫加学院教育。投入的成本是相当高昂的,必须得有大量的“财子”买单。所以要在全国推广根本不可能,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时代是不可能的。
后世的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前提,是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搁在中世纪,那是根本不能想象的。
所以在今后的几百年间,能上大学的,终究是少数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统一以云台学宫的学问为标准取士,那么取出来的士肯定是很能干的。但同时也绝了普天下寒门士子的上升之徒从云台系的蒙学一直念到学宫的学院毕业(云台学宫的学制也在不断改进,学宫和下属的学院已经渐渐合体了,三年学宫课程被精简到了两年,之后是两到三年的专业学院课程),前前后后需要十四五年的时间。期间花掉的学费,怎么都不会少于两三千缗。
这个数目对于界河商市、京东商市的大商人而言根本不算什么,再让他们出上万缗赞助费也没问题。对于北沧州骑士和界河、京东两市公吏,还有云台系的学宫、书院(包括蒙学、六艺)的二代们而言,也有种种减免学费的政策,负担起来也不是难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