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司要差咱们做事,尽管开口就是了,说甚帮啊。”

    三十六冶之首的任百川捧着个茶碗,一边笑着一边对武好古说。

    他的长子任怡舟是出了名的利国才子,人称三好才子,字好,词好,长相也好,潇洒英俊,风流倜傥,一看就知道是才子了。只是文章在任百川看起来稍微差点火候任百川也读过书,还考过了发解试去开封府参加过礼部试呢,就是名落孙山了。

    而任怡舟的文章,比任百川还差一些。只有工整,没有那种让人读了以后拍案叫绝的冲动。这种文章写个公文完全能应付,但是要考进士就差远了。

    另外,任怡舟也写不出好的时务策。因为三好才子的经历太单纯了,家里有钱,又生活在一个富裕安逸的冶铁之乡。民间疾苦在他看来是不存在的,天下大势他也不知道。

    这样的才子,文章再好,也是没有灵魂的,况且他的文章也不够好。

    因此任百川对儿子的科举前途并不报什么希望。而在听说了右榜进士和云台学宫的“昂贵教育”之后,任百川马上就动了把儿子送去云台山拜师的脑筋了。

    因为右榜进士考的东西和普罗大众们学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而云台学宫教的学问,也和天下士子们学的不一样传授的知识更多,学习的成本更高。在这种情况下,任百川有钱的优势就可以发挥到极致了。

    现在天随人愿,自己的“才子”看来已经入了云台门下,将来总有一个真正的官可以做的。

    所以任百川现在真心想帮武好古的忙。

    “好,”武好古笑了笑,“其实这事儿对诸位也是举手之劳……我呐,就像要几十个懂得开矿和冶铁的工匠,其中得有至少十个都料,其余的都要年轻一点,最好在20岁上下。”

    什么!?

    在场的冶主们都是一愣。

    武好古也要做冶主?

    “要那么多都料?”任百川倒没有拒绝,他还不了解武好古……武好古带来的可是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