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说出“没有北伐先驱”的时候,真正的北伐先驱踏上了北上之路。

    王颐之、糜嶷两个淮南坞堡大督护遵诸衰之令,率私兵由淮阴北上,过泗口、袭奔彭城、下邳。一路之上,各坞堡壁垒纷纷响应,彭城、下邳守将开门输诚。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玩儿一般,大晋私军打开了北上中原的门户。

    捷报飞马快传,不几日到了建康。

    建康。诸氏别宅。

    四十六岁的诸衰木然望着庭院里的一株曲柳。曲柳迎春早,春去倦怠的也快。此时的枝悠长叹,蔡谟闭上眼,不一会儿鼾声大作,看来是真的睡着了。

    淑华殿一片静寂,只有轻微的鼾声时起时伏。

    “国祚气运,岂容儿戏!”寂静声中,殷浩愤然疾呼:“北伐大业,请太后乾纲独断!”

    司马昱无可奈何地望望蔡谟,跪坐着的身子朝珠帘微微一躬:“请太后决断。”

    “那。。。就这样吧,命征北军主力立即北上,接应前部先锋。”珠帘后传出的声音,三分怯意,七分无助。

    “禀遵太后旨意。”诸衰躬身应命。这一刻他心中空空落落,往昔的兴奋已荡然无存。

    朝议散了,众人三三两两离去。

    蔡谟的瞌睡不翼而飞,精神十足地走在前面,第一个跨出淑华殿门。

    “老大人。”一个高挑端方的青年官员喊了一声,快步撵上蔡谟。蔡谟脚下不听,头也不回,闻声辩人。道:“是逸生啊。快走,快走,迟了,免不得一番罗嗦。”

    青年官员是宁远将军王羲之。看着蔡谟张皇的模样,王羲之苦笑着,加快脚步追上。“老大人,这次北伐是乃几十年未遇之良机,你怎会以为不成?”

    此时的蔡谟已换了一个模样,笑呵呵,十分亲热地和王羲之凑在一块。淳淳道:“逸生。机遇需要合适的人把握,才算是机遇。如今朝堂,有人能把握机遇吗?北伐大事,大晋倾国之力,也未必能一帆风顺;何况征北军一部?可笑朝堂诸公,视如儿戏,国运攸关之际,忙着猜忌内斗。呵呵,罢了。逸生,你我勿须烦恼,你可以寄情山水书法,我要忙着采药研究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