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做什么事,破局永远是困难的。华语电影的破局之路,也是困难重重的。你们不要问我,该怎么去破局,我不知道啊。但是我明白一点,局,之所以还没破掉,不是广电的剪刀手,不是观众胃口挑剔,更不是我们没有优秀电影人。我作为华语电影的一名导演,所能给予的帮助,所能尽力的支持,就是新电技研究院的这些技术,以及扶持的青导盟、青风导帮扶计划。我们要破局,需要的是广大电影人,一起的奋斗。不是一部电影的成功,而是很多很多部电影的成功!”

    “今天我说这些话,是因为我是一名华语电影导演,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希望你们在反驳我说的这番话时,能够思考一下,有没有一点道理存在,可不可以对你带来一点触动……那么,我的话就讲完了,你们提问吧。”邵帅军吐了口气,又喝一口水,有些神情疲惫的靠在椅背上。

    说这么一大段话,还是很费神的。

    轮到记者提问,《新京报》的记者立刻举手:“邵导,听了您振聋发聩的话,我们深有感触,我们回去后会检讨自己在报道上的失衡。请问一下,您觉得华语电影的现状,何种方向发展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增加竞争力,但是我觉得在我们找不到电影题材和人文方向的时候,不妨从电影的硬件设施上改善。提高画面质量,提高特效精良程度等等。毕竟我们说‘看电影’,电影需要用眼睛来看,画面的效果提高了,对竞争力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接着几位记者又先后就华语电影,向邵帅军提了几个问题。不过,这个话题终究稍显沉重,没几分钟,就歪了话题:“请问邵导,您在好莱坞同时执导两部电影,这种拍摄方式,有什么与众不同吗?”

    “压力很大,不过有压力就有动力,双开的感觉非常酷。两种不同的题材,两种不同的拍摄风格,不仅没有让我感觉到混乱,反而能够交织出非常美妙的灵感。这种方式累是累了一点,不过,可以发掘出我的更大的潜能。”

    “《猩球崛起》采用了最先进的表情捕捉技术,邵导您也说过,喜欢学习先进的技术,詹姆斯.卡梅隆是技术狂人,邵导您也是技术狂人吗?”

    “我文化低,得多学习一点。”邵帅军谦虚的说,不过,他文化的确低,名义上是北电毕业生,正儿八经受教育程度也就高中毕业。

    “邵导,您在《老男孩》中的表演,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收获了很多粉丝。您有没有进一步在演员行列上继续发展的打算?”

    “没了。我演戏也就图个乐,当导演已经够累了,再演戏的话,岂不是要累死自己啊。”

    “距离您求婚已经很长时间了,您计划什么时候结婚?”

    “无可奉告。”

    “有传言你即将转行做制片人,是不是呢?”

    “你的消息可真够落伍的,追梦嘉禾、顶峰娱乐出品的电影,有几部我不是制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