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昀停下脚步,转头又道:“我大宋和金国打了一百多年,屈辱多,荣耀少,当年的那场耻辱,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痛,而这一百多年下来,但凡是几代从军的,试问有谁没亲人死于金兵之手?

    要联合金国,你让将士怎么想,他们这一关过不去。联合金国,在现在的大宋,也就意味着否定这些人的功勋和努力,一旦如此,后果是无法承受的,所以这是万万不行的。”

    陈隆之不由得点头,已经明白赵昀话里的意思。

    赵昀又道:“还有一个原因无法促成大宋和金国联手,那就是金国自己,他们此时迫于无奈,当然愿意暂时和我大宋联合,但是他们的败坏程度比之我大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谓是到了烂泥扶不上墙的地步。

    一旦联合,岂不是要给他们不断的送钱送粮?这是永远都填不满的坑,且朕也不认为他们能够抵挡住蒙古的进攻,我大宋的安全,怎么可以寄托在他们身上?”

    赵昀分析的有理有据,合乎当前的时局判断,陈隆之自愧不如,对赵昀更加敬畏。

    陈隆之郑重对赵昀躬身作揖,道:“陛下见解长远,臣万万不及也。之前臣自负甚大,不惜上书谏言,而今,臣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无妨,君臣多沟通是好事。”

    赵昀笑笑,心里舒心,对陈隆之也是越发的欣赏。

    赵昀对陈隆之报以极大的期望,第三天,赵昀便命政事堂下达旨意,擢升陈隆之为兵部左侍郎,协助兵部尚书魏了翁处理事务。

    陈隆之接到圣旨,感动的不能自己,他叩谢圣恩,哭道:“官家知遇大恩,隆之以命相还。”

    福宁殿。

    赵昀正在花园钓鱼,享受难得的悠闲时光,就在刚刚,韩竢来报,说金国已经派出使者请求和谈,还有几天时间,使者就将到临安。

    这是一个巨大的胜利,第一次,金国对大宋低下了头,从此以后,大宋军民可以消除心中的不自信,可以平视金国了。

    “陛下,陈贵宜陈使君请求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