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政殿里,赵祯满面春风,吩咐小黄门上了热茶,给几位宰执大臣赐座。?

    万万没想到,一直对徐平有偏见的相吕夷简今天会改变态度,不但同意想办法给河南府兑付飞票,而且主动要求扩大新政的试行范围。今日早朝,已经初步定下来,下年试行京西路新政的地区扩大到京东路和两淮,以及开封府。

    赵祯自小就受到良好教育,但帝王所学跟普通人是不一样的,侧重于经术和各种先圣古典,以及古今史事,具体的治世之学就远比不上臣僚了。给赵祯讲学的,从孙奭到冯元都是皓穷经的人物,加上最近为天章阁侍讲的贾昌朝,明显偏向《易》、《春秋》和《尚书》等经籍。赵祯是个好学生,不但学得用心,平时也注意自己的行为,学以致用。徐平回京的时候,他曾经到过新建成的永宁侯府,被讽劝不视疾而入大臣宅为谑,这两年没事他就连皇宫的门都不出了。当然,对他来说皇宫里也很好玩而且不用听臣僚闲言也就是了。

    所以就是拿到了正本的《富国安民策》,赵祯对一些细微的地方也参详不透,身边又无人可问。真正要按书里说的施政,他还要靠身边的大臣,所以吕夷简态度的转变让他特别地欣喜。话说回来,什么都能自己干了,他还用得着看大臣的脸色。

    喝过了热茶,赵祯道:“今日众卿入内殿,主议京西路去年新政。自徐平到京西路为漕使,钱粮广收,数目颇大,仅洛阳一郡,未兑飞票便就有数千万贯之多。三司手中没有这么多现钱,一直拖着未兑,朝中内外议论纷纷,不知众卿有何话说?”

    吕夷简捧笏:“陛下,去年京西路所行新政,颇有成效,微臣一直留意。河南府的飞票数目确实过于多了,不是三司不兑,而是实在无能力兑,也怪不得他们。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做法,无论如何也是兑不了的,当别想办法。”

    一边坐着的蔡齐道:“去年王相公提出,可以稳定绢价,让三司铺子以货物做本,行购物券,用购物券兑飞票。现在绢价已经稳了,不知为何三司也没有这样做的想法。”

    陈执中忙道:“回大参,这样的想法三司还是有的。只是三司铺子每月所入的银钱,都有用处,如果用购物券兑了河南府的飞票,则相当于透支了三司铺子的数年收入,三司这里就出好大的窟窿,国用无法支持,所以一直拖着不敢这样做。”

    宋绶淡淡地道:“王相公的办法,在国用充足的时候倒也可行,只是现在国用艰难,三司就是想做,也无法去做就是了。”

    王曾默默不说话,只是听别人说。现在殿里的人中,只有赵祯、吕夷简和王曾看过了完本的《富国安民策》,其他人当然不是一点没听说,只是得到的消息都零零星星,不成系统。像这种大部头,不成系统就根本无法插嘴。派石全彬到洛阳查看皇宫,王曾和吕夷简都认定赵祯已经得到了书,甚至咨询了徐平的意见,其实其他人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吕夷简和王曾之间,是不知道对方有没有看过书,看的书到底全不全,缺了哪些的。

    这就造成了现在的局面,早朝王曾提议用新政解决京西路的问题,吕夷简同意,赵祯赞同,其他官员沉默。两位宰相达成一致并不能保证朝里没有反对意见,不买他们两人账的人还是有的,可对谈论的东西一无所知,能有什么话说?

    吕夷简改变态度并没有让王曾觉得意外,自己都有晏殊送书来,工于心计的吕夷简肯定也有自己的渠道。他现在的要看是吕夷简真正的目的是什么,真地能自己一致吗?

    赵祯见其他人不说话,只好道:“王相公的办法虽有不足,但也不是无法可想。京西路的飞票说到底只是钱而已,货物他们已经卖到其他路去了,三司和地方州县早晚能够收上税来,只是时间必定要晚一些。先把三司铺子的钱用了也不是不行,你们说是也不是?”

    吕夷简捧笏:“陛下所言甚是!提前用三司铺子的钱是可以的,但真接用购物券抵账的风险太大,一出意外,三司就无法补救。真要抵账,还要别想办法。”

    “吕相公如此说,想来是已经有腹案了,必有两全其美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