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能自娱自乐的小娃娃。

    这一桌一地的东西,省着点吃,吃到过年估计也不是问题。

    宋初夏抿嘴轻笑,村里人给的束脩虽不贵重,说丰厚都算勉强,但她心里头却油然而生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成就感。

    这辈子要是重操旧业,做个教书育人的女夫子来谋生,似乎也不错。

    从前她怎么没想到呢?

    得了她的点头,村长神情激动,觉得自己又为乡亲们办成了一件好事儿,当然也为他那小孙子谋了个好处。他急急忙忙地就去张罗起大伙儿,选个日子好带孩子过来拜师入学。

    村长的威严和效率毋庸置疑,很快这些孩子便被送来了宋初夏家里。

    大清早的,有的张着大嘴打哈欠,有的刚从被窝里起来,不适应深秋的凉意,鼻子下还挂着鼻涕串儿。

    但没有一个是不情愿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农家娃儿极少不知事。

    宋初夏数了数人头,除却原先就收了的江澈和石头外,共新来了十三个小孩儿,都是五至十二岁不等,其中还有她大姐。

    都教别人家的孩子念书了,哪有不教自己家里人的道理,她便劝了大姐一起加入。

    林氏在一旁见姊妹俩你一言我一语,亲密又温馨,只觉手下纺的线都欢快了起来,随着踏杆一上一下而飞快舞动着。

    她把丈夫用来放书的屋子给清理了一番,又把各家凑来的桌凳给摆放好,如此一间小学堂便有了模样。

    宋忆柳站在孩子堆里,身子依旧单薄,背却挺得老直,随其他孩子一齐给宋初夏行拜师礼。

    “学生见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