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英帝国海军本土舰队,的确是国家现实利益的迫切需求,但我们是否真的有必要花费如此之大吗?”

    约翰逊带着深深的疑惑问道大英帝国访华交流团团长斯蒂芬森,他实在是有些难以相信,斯蒂芬森交给他的军购清单上,需要的军事武器装备竟然是如此之多,而且是如此之昂贵。

    约翰逊的忧虑是有道理的,现在的大英帝国已经不同往昔,曾今的日不落帝国何其强大,哪儿会向其他国家大举购买军事武器装备?可是现在,整个帝国自工业**以来所积累的财富,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消耗、金融危机的荡涤,再有如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摧毁,大英帝国的综合国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地步。

    换句话说,如今的大英帝国除了兜里还剩下一些钱,其他什么都没有了,不列颠本土的各种工业区、各大工厂企业几乎都毁于战火,社会生产力下降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好在大英帝国还拥有不少的英联邦成员国以及殖民地,通过有效的借贷以及对殖民地的加大盘剥,英国人还是很有钱的,而这也是他们能够从共和国源源不断的购买军火的原因,但这一次,英国人是要大出血了,约翰逊不得不心痛不已。

    为何心痛?原因其实很简单。

    1943年9月7日,共和国商务部与到华的美国商务部一行官员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交流会议正式宣告落幕,一份名曰“1943年中美经济与贸易合作备忘录”的文件公诸于众,而这份非正式性的国际法律文件,其实是中美两国共同就经济贸易往来协商后的一个结果,美国希望共和国的人民币升值,而共和国则希望美国摒除对共和国商品的惩罚性关税,而从1943年的10月1日起,共和国的货币即人民币汇率制度正式实行浮动汇率制。

    金融危机早已促使各国相继脱离了金本位的货币制度,浮动汇率之下,代表着国家信誉、国家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的各国货币,有升值的、也有疯狂贬值的,而共和国凭借强大的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隐隐之中已经将人民币变成了世界货币,各国的外汇储备体系中基本都是以人民币为主,而一直以来,黄金就具有避险和抗通胀的能力,战争年代更是财富保值的重要商品,所以无论是国家财政还是普通人民,有财力的都选择了以黄金和人民币来保值财富。

    于是乎,黄金的价格不断上扬,去年也就是1944年,共和国出售了70亿元的军火物资给英国,而当时双方交易所约定的支付方式为人民币和黄金两种,双方约定的是1944年11月1日的国际黄金价格,也就是每盎司黄金价格约定为元(人民币),但实际上到共和国正式完成物资交付的11月21日,每盎司黄金又上扬了8元,共和国变相的少赚了不少。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共和国吸取了教训之后,对黄金的青睐程度日益攀升,在国际贸易中,更加喜欢对方用黄金来支付,这其中当然也有故意炒作黄金价格的缘故,反正从那时候起,共和国政府和民间对黄金的“消费”需求就日益增长,稍有财力的共和国家庭都纷纷大举购买金条以及黄金饰品等来构成家庭理财投资主要方式之一,国际年产量本身就有限的黄金顿时价格不断猛增,到了1945年2月1日之时,每盎司黄金的价格已经到了307元人民币的高位。

    可惜的是,黄金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好在大英帝国在全世界主要黄金产地中,拥有相当稳固的地位。

    始终排在世界黄金产量龙头位置的自然是英属南非联邦,这个位于非洲南部的地区是英国的重要殖民地,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响以来,大英帝国被迫疯狂的挥霍掉本土积累多年的财富,为了让战争得以继续下去,英国就必须找到稳定的财政来源,向美国借贷是一种手段,但更为主要的是,共和国可不会让英国人以赊账的方式购买军火,所以英国就不断加大在南非的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重金属矿产开采力度,连同钻石在内,倒也保证了英国有比较充足的黄金用以向共和国支付货款。

    另外,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都是黄金重要产出国,当年北美洲兴起的淘金热可不是浪得虚名,加拿大国内的确蕴藏了比较丰富的黄金,除此之外,苏维埃也是当今世界重要黄金产出国之一,他们在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的黄金矿年开采量也相当喜人,但斯大林一直把这些黄金牢牢控制住,宁肯用大量的石油、矿石、木材等向共和国换来机械设备等,也不会用黄金这种贵重资源来支付,所以苏维埃的黄金其实都被用于储备,并未流通到国际金融市场,而最盛产黄金的大英帝国,却又要用黄金来向共和国购买军火,所以流通在金融市场的黄金量相当之少,价格攀升也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于是乎,英国为了购买更多的武器装备,就必须不断加大黄金的开采量,虽然明知道黄金的价格会不断上涨,但依然不得不忍痛购买,可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关于军购清单的事情,我已经向国内汇报过了,战时内阁已经通过了这份军购清单,并且帝国财政大臣已经着手将南非储备的一部分黄金作为订金支付给共和国相关军工企业”斯蒂芬森有些无奈,当然也有些解脱的说道。

    “太贵了,实在是太贵了,简直就是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