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可夫到了萨拉托夫之后并未与德国陆军南方集团军群交手,由于这座城市以南不足四百公里就是哈萨克斯坦的国土,而且南方集团军群已经被一次意外的空难事件,也就是德国空军第四航空队第124战斗机联队意外击落伊朗王国皇家航空公司yhhp0013航班,造成数百名中哈伊三国公民遇难的“2.23黑色空难”事件折腾得无暇东进,德军上下时时刻刻都在担忧共和国可能会借机发难,所以原本打算要继攻占斯大林格勒之后再下萨拉托夫、萨马拉,直至威胁苏联战后大后方完成对莫斯科侧翼包围的德国陆军南方集团军群不得不在希特勒的命令下,罕见的和苏军保持了对峙状态而没有发起进攻,因为他们始终担心一旦对苏军下手,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就会趁机而动。
事实证明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以及伊朗王国最终都没哟采取任何行动,反倒是莫斯科战役越发的艰难,作为救火部队的崔可夫所率第62集团军几乎就要被斯大林征调去参与莫斯科防守作战的时候,崔可夫却意外听到了一个小道消息,斯大林似乎与朱可夫之间间隙不小,斯大林很有可能在将朱可夫兵力抽调一空之后就“除之而后快”,感到脊梁骨冒冷汗的崔可夫再也不敢积极冒险了,斯大林昔日发起的大清洗还如同阴霾一样萦绕在他心头之上,他迅速的将原本写好的参战申请报告给焚毁,取而代之的,反倒是一封延长休整时间的报告。
崔可夫不得不承认那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的担心受怕,他很担心报告上交后斯大林会看出些什么,因为崔可夫在报告中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什么第62集团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参战过多兵力损失惨重,作战骨干几乎荡然无存,且装备奇缺,新兵需要整训等等,总而言之,崔可夫是大言不惭的向斯大林说谎了,可结果呢?斯大林并未怀疑崔可夫,却还让崔可夫以第62集团军为主力,重新组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荡然无存的西南方面军,并且还授予了崔可夫很大的权利,师以下级别的军事干部都能自行任免或枪毙处置,更别提什么征调物资、筹措兵力补充了。
崔可夫的内心第一次浮现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他一方面开始组建西南方面军,一方面却在深思斯大林的此番举动意图何在,可他还没有弄清什么缘故的时候,莫斯科战役就进入到了**,崔可夫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斯大林三番五次的向朱可夫发去电报催促增兵支援,可朱可夫却按兵不动还抱病不出喀山,这样的举动更加让崔可夫坚信自己应该选择站队了,所以他虽然没有收到斯大林的调令,却铤而走险的向朱可夫发去了一封慰问电,问候“生病的”朱可夫。
而就在崔可夫收到朱可夫的回电后不久,莫斯科方向就传来了惊天大爆炸,崔可夫当时就惊呆了,他看着手中朱可夫的回电迟迟没有说话,过了很久之后才在声泪俱下的官兵们嚎啕大哭声中,意识到莫斯科可能遭到大劫难了,果然不出所料,很快就被证实是被纳粹德国使用了原子弹攻击,整座莫斯科城几乎任何人类牲畜幸免。
崔可夫没有惊讶和悲伤,作为一方大将,他更多的想到的是应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战争局势,那时候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一个是在德军接下来的进攻面前稍作抵抗就和德军暗通曲款体面投降,以后就在纳粹德国的庇护下,在轴心国成员国任何一个地方过着悠闲的富足生活。
另一个选择就是誓死作战,为了已经为卫国战争死去的上千万苏联军民、为了莫斯科的死难者,崔可夫应该浴血奋战哪怕血染疆场也毫不妥协,如此一来,虽然不能享受到安逸的生活,却能留下一世英名。
而就在崔可夫还在思量的时候,共和国参战的消息就传来了,这一惊人的利好如同一针兴奋剂一样,狠狠的注射在了黯然神伤的崔可夫身上,他的荷尔蒙分泌速度明显也加快了不少,而对于原子弹的恐惧心理也终于一扫而空,他终于做出了生平最为重要的选择,用一句中国古语来形容那就是——“不破楼兰终不还”。
崔可夫很快就积极投入到了防御作战的部署工作中来,他第一时间就冒险飞赴了喀山,除了向朱可夫表示忠心之外,最要紧的工作便是和朱可夫商量了如何构筑诺夫哥罗德至萨拉托夫的坚固防线,赶在共和国提供强有力战争支持之前,将德军所有进犯之敌挡在这条防线之外。
为了构筑这条防线,朱可夫将几乎残缺不整的中央方面军进行了大幅度的收编,主动放弃了莫斯科城区后一路上进行了大量的坚壁清野工作,主动退却到了弗拉基米尔休整,还留下了大量的决死阻击部队分阶段的层层阻击尾随追击的德国陆军北方集团军群部队,炸毁了桥梁、破坏了铁路和公路、布置了大量的雷场等等,当然给德军带来最大障碍的,还是那些担负阻击任务的决死部队,这些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苏联红军部队,像是一枚枚要命的钉子一样,让德军每前进一步都得血淋淋的拔掉这些个钉子,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同时还迟缓了进军速度,原本空前有利的机械化突进,却变得慢慢吞吞,迟迟无法突飞猛进。
而另一方面,朱可夫还在下诺夫哥罗德为德军准备了大量的防守部队和物资,他需要将下诺夫哥罗德经营成一个阻碍德军进军喀山的巨大战场,拖住德军的进军步伐,当然要想做到如此,他还需要借助崔可夫的帮忙,因为只有崔可夫的部队才能在萨拉托夫至萨兰斯克一线构筑防御战线,并且兵力和物资还较为充足的崔可夫还可以有力的增援朱可夫安排在萨兰斯克这座工业重镇防御的部队。
当然,如此一番部署并不能起到百分之百阻击成功德军的目的,朱可夫和崔可夫两人都非常非常的明白,被动防御已经是相当难堪的境地,更何况面对进攻力量强大的德国两大集团军群,且还有一个集团军群虎视眈眈,他们能坚持的时间并不长,因而这条防线看似是苏联人不可后退一步的最后底线,也是所谓的国运决死防线,但其实对于德军而言,短则半个月,长则三个月,绝对就能让这条防线荡然无存。
时间,崔可夫两人需要争取的就是时间,这条防线的构建和经营也仅仅是为了争取时间,在完成工作部署之后,朱可夫让崔可夫全权负责整条防线的防御指挥工作,至少也要将坚持到6月1日,随后朱可夫便急匆匆的奔赴共和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多国首脑会议,其实就是在为苏联争取时间,朱可夫知道防线撑不住多久,一旦防线告破,德军杀到了喀山并占领了喀山和萨马两座城市,苏联是不可能再依靠乌法、叶卡捷琳堡以及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残存兵力反败为胜的,所以能否在有限的时间里迎来转机,关键就在于崔可夫能坚持多久。
崔可夫是给朱可夫打了包票的,他一定能够坚持到6月1日乃至更往后,而现在才5月5日,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就已经开始进攻下诺夫哥罗德,并且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已经在防线关节点所在的萨兰斯克大打出手,兵力强盛的德军两大集团军群完全可以联手在下诺夫哥罗德经萨兰斯克至萨拉托夫这七百余公里的战线上形成强力突破,一旦得逞,那么……
“还有26天,还有26天!”
事实证明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以及伊朗王国最终都没哟采取任何行动,反倒是莫斯科战役越发的艰难,作为救火部队的崔可夫所率第62集团军几乎就要被斯大林征调去参与莫斯科防守作战的时候,崔可夫却意外听到了一个小道消息,斯大林似乎与朱可夫之间间隙不小,斯大林很有可能在将朱可夫兵力抽调一空之后就“除之而后快”,感到脊梁骨冒冷汗的崔可夫再也不敢积极冒险了,斯大林昔日发起的大清洗还如同阴霾一样萦绕在他心头之上,他迅速的将原本写好的参战申请报告给焚毁,取而代之的,反倒是一封延长休整时间的报告。
崔可夫不得不承认那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的担心受怕,他很担心报告上交后斯大林会看出些什么,因为崔可夫在报告中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什么第62集团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参战过多兵力损失惨重,作战骨干几乎荡然无存,且装备奇缺,新兵需要整训等等,总而言之,崔可夫是大言不惭的向斯大林说谎了,可结果呢?斯大林并未怀疑崔可夫,却还让崔可夫以第62集团军为主力,重新组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荡然无存的西南方面军,并且还授予了崔可夫很大的权利,师以下级别的军事干部都能自行任免或枪毙处置,更别提什么征调物资、筹措兵力补充了。
崔可夫的内心第一次浮现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他一方面开始组建西南方面军,一方面却在深思斯大林的此番举动意图何在,可他还没有弄清什么缘故的时候,莫斯科战役就进入到了**,崔可夫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斯大林三番五次的向朱可夫发去电报催促增兵支援,可朱可夫却按兵不动还抱病不出喀山,这样的举动更加让崔可夫坚信自己应该选择站队了,所以他虽然没有收到斯大林的调令,却铤而走险的向朱可夫发去了一封慰问电,问候“生病的”朱可夫。
而就在崔可夫收到朱可夫的回电后不久,莫斯科方向就传来了惊天大爆炸,崔可夫当时就惊呆了,他看着手中朱可夫的回电迟迟没有说话,过了很久之后才在声泪俱下的官兵们嚎啕大哭声中,意识到莫斯科可能遭到大劫难了,果然不出所料,很快就被证实是被纳粹德国使用了原子弹攻击,整座莫斯科城几乎任何人类牲畜幸免。
崔可夫没有惊讶和悲伤,作为一方大将,他更多的想到的是应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战争局势,那时候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一个是在德军接下来的进攻面前稍作抵抗就和德军暗通曲款体面投降,以后就在纳粹德国的庇护下,在轴心国成员国任何一个地方过着悠闲的富足生活。
另一个选择就是誓死作战,为了已经为卫国战争死去的上千万苏联军民、为了莫斯科的死难者,崔可夫应该浴血奋战哪怕血染疆场也毫不妥协,如此一来,虽然不能享受到安逸的生活,却能留下一世英名。
而就在崔可夫还在思量的时候,共和国参战的消息就传来了,这一惊人的利好如同一针兴奋剂一样,狠狠的注射在了黯然神伤的崔可夫身上,他的荷尔蒙分泌速度明显也加快了不少,而对于原子弹的恐惧心理也终于一扫而空,他终于做出了生平最为重要的选择,用一句中国古语来形容那就是——“不破楼兰终不还”。
崔可夫很快就积极投入到了防御作战的部署工作中来,他第一时间就冒险飞赴了喀山,除了向朱可夫表示忠心之外,最要紧的工作便是和朱可夫商量了如何构筑诺夫哥罗德至萨拉托夫的坚固防线,赶在共和国提供强有力战争支持之前,将德军所有进犯之敌挡在这条防线之外。
为了构筑这条防线,朱可夫将几乎残缺不整的中央方面军进行了大幅度的收编,主动放弃了莫斯科城区后一路上进行了大量的坚壁清野工作,主动退却到了弗拉基米尔休整,还留下了大量的决死阻击部队分阶段的层层阻击尾随追击的德国陆军北方集团军群部队,炸毁了桥梁、破坏了铁路和公路、布置了大量的雷场等等,当然给德军带来最大障碍的,还是那些担负阻击任务的决死部队,这些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苏联红军部队,像是一枚枚要命的钉子一样,让德军每前进一步都得血淋淋的拔掉这些个钉子,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同时还迟缓了进军速度,原本空前有利的机械化突进,却变得慢慢吞吞,迟迟无法突飞猛进。
而另一方面,朱可夫还在下诺夫哥罗德为德军准备了大量的防守部队和物资,他需要将下诺夫哥罗德经营成一个阻碍德军进军喀山的巨大战场,拖住德军的进军步伐,当然要想做到如此,他还需要借助崔可夫的帮忙,因为只有崔可夫的部队才能在萨拉托夫至萨兰斯克一线构筑防御战线,并且兵力和物资还较为充足的崔可夫还可以有力的增援朱可夫安排在萨兰斯克这座工业重镇防御的部队。
当然,如此一番部署并不能起到百分之百阻击成功德军的目的,朱可夫和崔可夫两人都非常非常的明白,被动防御已经是相当难堪的境地,更何况面对进攻力量强大的德国两大集团军群,且还有一个集团军群虎视眈眈,他们能坚持的时间并不长,因而这条防线看似是苏联人不可后退一步的最后底线,也是所谓的国运决死防线,但其实对于德军而言,短则半个月,长则三个月,绝对就能让这条防线荡然无存。
时间,崔可夫两人需要争取的就是时间,这条防线的构建和经营也仅仅是为了争取时间,在完成工作部署之后,朱可夫让崔可夫全权负责整条防线的防御指挥工作,至少也要将坚持到6月1日,随后朱可夫便急匆匆的奔赴共和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多国首脑会议,其实就是在为苏联争取时间,朱可夫知道防线撑不住多久,一旦防线告破,德军杀到了喀山并占领了喀山和萨马两座城市,苏联是不可能再依靠乌法、叶卡捷琳堡以及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残存兵力反败为胜的,所以能否在有限的时间里迎来转机,关键就在于崔可夫能坚持多久。
崔可夫是给朱可夫打了包票的,他一定能够坚持到6月1日乃至更往后,而现在才5月5日,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就已经开始进攻下诺夫哥罗德,并且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已经在防线关节点所在的萨兰斯克大打出手,兵力强盛的德军两大集团军群完全可以联手在下诺夫哥罗德经萨兰斯克至萨拉托夫这七百余公里的战线上形成强力突破,一旦得逞,那么……
“还有26天,还有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