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贵说完,公孙清没有表现得过于激动,但是心里却有些大逆不道地想,这越王换了一个人来做倒也并不坏。

    没多久,前来商讨赈灾事宜的官员就都过来了。里面既有灈阳本地的官员,也有这次跟随李复珪过来的由圣人派遣的朝廷官员。公孙清站在李富贵身后,李富贵等了好一会儿没等到他出面,只好按照自己的逻辑,先让大家各自把自己赈灾的章程和建议先报上来。结果好家伙,一群人还没商量出个一二三自己先吵起来了,我反驳你这个法子不可行,你批判我这个方法不实际,引经据典的,听得李富贵头都大了。

    李富贵冷着脸把茶盏不轻不重地放在了桌上,好在大家都给面子安静了下来。李富贵让公孙清把这些人提出的意见一条条列出来,按照现场人数一条条投票表决,采取不记名投票,多数人同意的就通过,多数人不同意的就不通过,很快就把章程定了下来,然后大家再一起讨论如何执行,都是当了多少年官员的,经验其实很丰富,而且当着众人和他这个越王的面,谁也不想表现得比别人蠢,于是一集思广益,事情就安排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了。

    李富贵和公孙清之前讨论的条陈他们也基本都想到了,少数的点没有想到的,李富贵略提一提,大家很快都能get到并且举一反三,李富贵觉得他这越王当得还怪轻松的。事情讨论明白了就是安排人去做了,这点之前也讨论到了,李富贵把李复珪带来的人和当地的吏员混合在一起随机分成了若干组,每个组负责一片受灾的区域,并监督与自己相邻的其他几组的区域,他也会派人每日随机抽查。赈灾工作做得好的有奖励,举报做得不好的也有奖励,做得不好的则要受惩罚。

    这样既能相互合作,又能相互监督,想偷懒耍滑的或者想趁机牟利的都不那么方便了,赈灾事宜很快就有条不紊地推进了下去。

    李富贵之前一直在公主府里,也没什么机会见识外面的风土人情,这会儿趁着监督官吏们工作的便利,经常带着公孙清和一众侍卫在灈阳各处巡视。李富贵之前还兴冲冲的,不过出了几趟门以后就兴奋不起来了,这些受灾的百姓是真的惨,不少人尤其是许多孩子都饿得只剩下个骨架子了,也没地方栖身,好的能找处被洪水冲毁剩下的断壁残垣勉强遮风挡雨,差的就只能呆在荒郊野外了。但是他们又很温驯,不过是拿到了一点点活命的粮食,就对他这个越王感恩戴德。

    看到这样的一群人,李富贵真的很难维持一直以来的那种置身事外的旁观心态,他觉得自己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李富贵虽然没吃过猪肉,但是在后世那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他很难没见过猪跑。于是在适用的场合里,一个又一个的主意在他脑海里冒了出来。

    他在以工代赈的项目里又加上为这些灾民盖简易的安置房这一项;用朝廷拨付下来的赈灾款项购买了一批用于防治时疫的药材,并延请灈阳城中的医者每日为大家看诊;此外,他还说服公孙清向朝廷请款购买生石灰、明矾、雄黄等这些消毒防疫的材料,对居民处和饮用水进行消杀。

    他有越王这个身份,很多事情他只要想出来,基本上只要动动嘴就有人去帮他实现。官员们想通过他能更进一步,小吏们希望能通过他获得奖赏,在利益的驱使下,大家办事的效率就格外的高。

    不过半个多月,灈阳的百姓已经缓过了一口气。下面各处村镇都建了不少可供灾民临时栖身的茅草棚,居住地和水源都会进行严格的消杀,风寒感冒的人也能按天领到药材。而且粮食发放下去以后,之前的民|乱也渐渐平息,倒不需要再派人马过去了。灈阳的城墙也已经在修建,劳力多的人家已经赚到了足够播种用的种子和农具。

    李富贵为了查漏补缺,常常在灈阳各地巡查,找当地百姓问话,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当前需求。李富贵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有什么架子,说话也很亲切,现在灈阳城的百姓都以见到李富贵为荣,与人谈起李富贵也是口称我们越王,很有几分亲昵。

    李富贵这副一心一意赈灾的做派也让不少灈阳当地的官员暗暗放下了心,首当其冲就是灈阳的刺史何荣。这次李复珪被圣人派过来,他最担心的不是上面怪他们赈灾不力,而是官仓的账目。好在李复珪过来之前,他已经把官仓大面上的账目做平了,还推出了两个替死鬼。李复珪过来这么久,对官仓的事情只字不提,对他也颇为倚重,看来是要轻轻放过了。

    亏他之前还火急火燎地给自家当太子良娣的妹妹送了信,看来是多余担心了。越王到底是太子嫡亲的弟弟,他也算是太子的大舅子,大家都是一家人,有事自然会多担待。说起来他和越王还挺投缘的,他觉得越王说话办事爽利,不拿架子,他在他面前挺自在的,不像以前面对太子的时候,总是战战兢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