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乾乾而独立,掌己道而灭万难。虽九死亦搏一生,博众长始不器……”

    这一篇墨义,是苏林对自己思想和道的总结。他要做到不器之君子。踏上这一条艰难万险的道路,便不可能退却。博取百家之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成为任何一种思想的努力,要从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条全新的道路……

    就是这么一篇“墨义”文章,用思想写就而成,然后瞬间就化为了一艘“不器之舟”。轰然一声,从他的智窍当中飞了出来。落在江面之上,便荡漾着一股浩然的气息。

    “凝道成舟?原来如此!苏林,我懂了,想要渡过这条江,就必须将自己的道用墨义表达出来,凝聚成为小舟,经历江中思维巨浪的打磨。最后凝聚成为道心,方能到达彼岸!”

    一看到苏林的“不器之舟”,洪离玉瞬间便明白了。同时也格外地惊叹:“这样的手法,依靠内在和外在两种力量。相互挤压碰撞之下,将道心凝练。甚至不需要经过科举九鼎的帮助便可以成为举人,简直太神奇了……”

    进士文位以下,很难依靠自我力量突破,只能够靠外力突破。所以才会有科举取士,才会有半圣灌顶帮助。而现在大画家陆清然竟然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运用画家的手段,将思维嵌入江水当中,只要渡江的秀才凝道成舟,经历思维巨浪的打磨,便可以成功凝练出道心来了。

    “苏林你的道是……不器!我的便是……取舍!”

    明白了这一点的洪离玉,也毫不迟疑地闭目凝想,智窍轰然洞开,思想挥洒之间,一篇关于“取舍之道”的墨义之文写就。一艘“取舍之舟”就飞了出来,落在江面之上,和苏林的并驾齐驱。

    “好!好一艘‘取舍之舟’,离玉,让我们一起携手渡江,乘风破浪吧!”

    苏林将自己的不器之道提取出来,凝练成为了这一艘“不器之舟”,跨步踏上,便可以感觉得到一种道之所依的思想。他现在就站在自己的道之上,他的道又是否能够经受得住思维巨浪的考验呢?

    “舟……苏林的舟也出来了,是……是什么文宝凝练的?我怎么方才都没有见着啊?”

    “不是文宝!那一艘舟似乎……是从苏林的智窍当中直接飞出来的!难不成,苏林的圣力已经能够凝聚实体了么?”

    “为什么我感觉,苏林的这一艘舟,比起邹子齐大儒文宝阴阳两面扇化作的舟,都更加地稳固!究竟是什么化作的呢?”

    ……

    在画外的秀才们,并看不出苏林的“不器之舟”乃是他的不器之道凝聚而成。但是,画中的秀才考生们,却在第一瞬间就感受到了苏林舟上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