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头为迎接农业部的人,今天特地穿了一身崭新的麻布褂子,平时也只有在过年过节时才穿,他敦实矮壮的身体,和一张带着憨厚笑容的四方脸也展现在人们面前,笑吟吟地带着几名年轻人逐渐向村口走来。

    “老王头,这些都是农业部派来的专家吗,来的人可不少,中午你家里准备的饭菜够不够同志们吃的,可不要让这些专家们饿着肚子来办事?”一名长着塌鼻子的年轻人顿时笑嘻嘻的望着走进的老王头说道。

    “狗剩子,就你小子多嘴,我还能让这些专家饿着肚子不成,乡里有专门的拨款,让我好好招待专家们一回,今天你们这帮小子们可有口福了,都到我家里来吃一顿的荤的吧,不过人可不能太多,就门口这些人吧,人太多了我可拿不出酒水钱来。”老王头指着塌鼻子青年笑道。

    那一队大约七八人的农业部专家组,看起来十分年轻,年纪最大的是一名二十五六岁的青年,名字叫段长河,他是振华第一批农业班毕业的学生,振华农业班第一期就招了三个人,他是其中成绩最优秀的一个,也是这批农业部青年技术人员指导队的队长。

    段长河身材中等,本人也是出身农民家庭,黝黑的皮肤显现出他原本的出身,他走在最前方,后面有几个年轻人推着一辆带橡胶轮子的板车,车上堆着几个小麻袋,袋口用绳子捆住,里面鼓鼓的看似什么农作物一般。

    随后老王头便将一群人带到了院门外,招呼乡亲们搬了凳子请他们坐了下来,泡了凉茶,和段长河的人聊到了一起,片刻之后,大家寒暄了几句之后,也不再拘谨。

    “各位好,我叫段长河,是农业部专家组的组长,也是中国水稻研究的带头人,这些是我们专家组的组员,他们是和我一起下乡来做水稻种植实验的,希望王家墩的乡亲们能够配合我们,一起把水稻栽种试验做好。”段长河站了起来,向十几人点头施礼道,众人也纷纷回礼。

    “水稻种植试验,我们这里的村民种水稻都种了几千年了,水稻种植还需要什么试验啦,有老一辈人传授给我们的经验不就可以了,看看我们的稻苗长得如何,还看得过去吧?”叼着烟斗的男子顿时站了出来,不解地问了一声。

    “这位老乡,我知道你们都懂得如何选种、插秧、播种、收割,这些技术是老祖宗留给你们的,你们自然能学会并运用娴熟,但我们今天带来的是老祖宗没有留给你们的新技术,也就是说是水稻种植的新领域、新成果,是我们的科研小组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明白了吧?”段长河顿时转头望着男子,笑着解释道。

    “什么新技术,什么领域,我都搞糊涂了,到底是什么意思嘛?”男子没什么文化底子,几个词都听起来很新鲜,顿时又疑惑道。

    “简单地告诉各位吧,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新的水稻种子,这种种子是我们在实验室里培养出来的,还没还有经过大范围推广试验,所以今天到这里来是要利用你们村里的农田,进行新水稻种子种植试验,看看这种种子培养出来的秧苗,再栽下去,长出来的稻谷亩产量,和实验室里计算出来的数据是否一致。”段长河继续耐心解释着。

    “那可不行啊,我们这里的田地都没有空缺的,我们都是庄稼人,家里都需要靠大米来换钱粮的,要是田地都给你们做了试验,我们吃什么啊?”一名老者顿时蹙起了皱巴巴的眉头,摆头道。

    “老人家,您听我把话说完,我的意思是,我们种下去的稻子不再归我们农业部所有,我们免费提供种子给你们,种下去的收成全部归你们所有,这样应该可以了吧?”段长河转头望着老者,解释道。

    “这样啊,不过你们这种种子到底行不行,要是收成不高的话,可就不要盲目种下去了,到时候还是要耽误我们的事情?”老者还有些不放心。

    “三哥,你可不知道,我刚才在路上和段专家详细讨论了一下,专家告诉我他们的这种水稻如果试验成功,亩产量将是我们现在种植的水稻的两三倍,专家是给我们带宝贝来了,你可不要老打岔。”老王头抿了一口凉茶,抬起头插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