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佬的话来讲,我们制定出符合泛亚地区通用的文化标签,然后用我们的潮流文化去慢慢去渗透他们的市场,对,是渗透,并不是占领。

    毕竟除了很有危机意识,认为要谨防华夏,因为对方的军事、经济实力可能会在十几年内就赶上我们的阿三之外,外来文化很难在根本上消除本土文化本质。

    文化入侵的前提是口径能够覆盖。

    吴孝祖需要的就是渗透就ok了!

    所以,《七罪宗》中,他才会拒绝了公司内部建议用公司资源的提议,选择了东瀛的高仓健,还有高丽的崔岷植。用对方市场上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去赚对方的钱,好莱坞这一套玩得很溜。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玩,这需要你有号召力足够强大的制作人/导演/项目,还需要资本助推,同时有强大的发行能力。

    并且,你要保证你投放过去的电影一定是精品中的精品。不能随随便便什么电影都能扔过去,那只会降低逼格,同时失去制高点。

    后世高丽就是这样与华夏玩的套路……每年忠武路生产的影片数量很大,并不是每一部电影都质量上乘,实际上真正的精品就那几部而已……但是偏偏就给不少内地观众造成一种错觉——高丽电影的发展和电影人的能力远超华语电影100倍。

    甚至,许多人认为宝莱坞电影要远超华语电影1000倍。

    这年代,港片绝对是亚洲商业片市场的霸主。

    港岛实际上这些年一直在文化输出,可惜大多是一次性输出,最多是一种潮流,并不是目的性的文化渗透,更没有真正去‘殖民’各国的市场。

    面对北美的滔天市场,吴孝祖想要发展华语电影,就要未雨绸缪。

    不然,也不会让公司安排人在越南、泰国、菲律宾、老挝等地进行‘免费’的老电影供应了,接下来他也会通过与当地政府、资本商人的沟通,进行影片的输出。

    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后世老生常谈的‘互联网思维’。免费的就是最贵的。

    每一份馈赠,实际上都在暗地里标好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