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志远同志作为千山基层年轻干部的优秀代表,能被上级认可,计划提拔使用,对我们千山来说也是一件值得长脸的事,但如果欧阳志远离开龙山,龙山接下来的工作推动还会不会像先前一样顺利,确实得打了一个问号。”张继海与王建新的看法一致,随即问道,“建新同志,那你是同意放欧阳志远,还是不同意?”

    “我听乔部长的意思,提拔使用欧阳志远是米部长的意思,我原则上同意,不过,张书记,这个还得你来定夺。”王建新含蓄地把决定权推给了张继海。

    “市领导既然看上的人,我们留也留不住的,既然建新同志你没什么意见,我这边也表示同意。”张继海尽管并不想放走欧阳志远这个难得的人才,但也并不想因为这件事得罪了米向阳和乔芳萍,和王建新达成一致意见后,只能忍痛割爱,做出了妥协。

    市委这边,米向阳正在书记杨昌坤办公室里讨论一篇关于南周转型发展特色经验做法的个稿子送燕京上国家报纸的事情。

    “杨书记,这篇稿子你看一下,如果没问题的话,我和山南日报联系一下,先把这篇稿子上山南日报,最近再和燕京那边联系一下,看能不能上一下人民曰报。”米向阳把一份草拟好的稿件呈送给杨昌坤。

    杨昌坤接过稿件,一边审阅,一边点头,“老米,这篇稿子写的很不错,把咱们南州转型发展的必要性、优势和资源禀赋,发展方向都写出来了,很是面面俱到啊。”

    这篇稿子因为要上报,前后不过两千字,但通篇读来,不论是思路还是措辞、以及整篇稿子要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气呵成,让杨昌坤心中不禁暗暗称赞。

    米向阳见杨昌坤对成稿很满意,笑道,“杨书记,你看看,还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这篇稿子写的很不错,我个人意见,不需要修改。”杨昌坤仔细通读一遍,并没有找到任何的瑕疵,不仅称赞,“老米,这篇稿子是秦社长写的还是你写的?水平很高啊!”

    杨昌坤喜欢阅读,尤其在各地市担任一把手这些年,养成了读报习惯,每天早上来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阅读前一日的山南日报和南州日报,全面掌握全省和全市的时政要闻。

    每天的南洲日报,杨昌坤几乎是一字不落的阅读,几乎熟悉南洲日报社每一名编辑、记者、特约评论员的写作手法,他们的稿子,杨昌坤一读就能分辨出来。很显然,今天这篇稿子,绝对不是出自自己通常见到的南洲日报的编辑、记者之手,水平明显高了一个档次。

    以前报社的笔杆子乔良现在成了自己的秘书,在杨昌坤看来,这篇稿子不是出自秦剑锋之手就是出自米向阳之手,米向阳以前可是在山南日报社担任过副总编辑的。

    见这片稿子得到了书记杨昌坤的高度评价,米向阳笑着玩了一个密码,“杨书记,这篇稿件既不是秦社长写的,也不是我写的。”

    杨昌坤顿时神色透出一丝好奇,笑呵呵道,“莫非是芳萍同志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