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见自己的“盟友”已经发力,自己也加强了攻势。

    新罗现在是真的有些支持不住了。

    陈青兕听到平衡被打破的方式,也是略微错愕,随即也觉得释然,果然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战场上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动,就能影响整个局势跟着改变。

    李治对于这种改变很是兴奋,眼眸中透着丝丝灼热。

    从大局来说,海东不定,后方不稳。

    高句丽雄峙海东,人口众多,民风剽悍,拥有强国的基础,放任不管,必成大害。

    于私来说,李治一直想走出自己的父亲的阴影,覆灭高句丽,平定海东,完成自己父亲未完成的事情,即可尽身为人子的义务,亦也让天下人知道,他李治不输父亲。

    许敬宗道:“陛下已经多次劝和,百济小国,非但不听,反而得寸进尺,更进一步扩大战事。此举已经触及朝廷底线,决不可容忍,必须出兵,让四方诸夷知道,四方诸夷,妄动兵戈者,诛。”

    许敬宗自是知道李治的想法,最先表态。

    其实此事也用不着商议,海东有变之日,即是大唐出兵之时。

    这是一年半前就已经定下的国家战略……

    唯一没有定下的是如何出兵,是采纳苏定方的跨海强袭,还是使用李绩的稳重进兵之法。

    苏定方求的是一个快,直接从登州乘船横穿东海直奔百济熊津江口,打对方一个出其不意,强势登陆。

    李绩求稳,因海上风浪大,情况未知,他建议是横渡渤海湾,从山东半岛使船抵达辽东半岛,这条线唐军熟悉路径气候,稳定安全,然后沿着辽东海峡的海岸线行船,抵达百济,以避免行船风险。

    两者一稳一快,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