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大图书馆的报刊室内常年读者不断,基本都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来这里,学生们多数都是带着饭盒和课本,老师们人手一个水杯,很好辨认。
林朝阳一进去便注意到了一位中年女性,她身上的列宁装略显老气,但反而衬托出一分知识分子特有的沉稳气质。
林朝阳走了过去,敲了敲桌子,中年女性抬眼看向林朝阳,会意的点了点头。
两人前后出了报刊室,来到图书馆门口。
“你好,我是林朝阳,您是……”
“我们通过信,我是《收获》杂志的李小琳。”李小琳朝林朝阳伸出手。
《秋菊打官司》投稿给《沪上文艺》的时候,李小琳当时还是《沪上文艺》的编辑,之后她跟随父亲巴金先生去了《收获》参与复刊,期间跟林朝阳通过两次信。
林朝阳笑道:“欢迎来燕京!”
寒暄了几句,李小琳主动谈到了《秋菊打官司》。
林朝阳之前以“王庆来”的笔名发表在《沪上文艺》的《秋菊打官司》,虽然不如《伤痕》《牧马人》那样在文学界掀起了广泛的讨论,但在读者群体当中还是颇受欢迎和好评的。
“前些天我跟李国文写信,他还提到了你那篇小说,评价很高。”
李国文早年曾因讽刺官僚主义的短篇小说《改选》而闻名一时,后来遭遇不幸,长期搁笔。
76年后才重新提笔创作,八十年代还曾凭借作品《冬天里的春天》获得过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我的创作经验不多,小说里面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