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云瞥了一眼杂志封面,“这期你不是看过吗?《牧马人》那期。”

    “看过,再看一遍。”

    宫玉眼睛落在质感粗粝的纸张上,满篇的文字只有“许灵均”三个字深深的扎进了她的视野,她心里涌出一股与人分享的冲动,“宫云,我给你说件事……”

    周三这天,林朝阳没去蹭课,正在六层书库值班,杜蓉捎信儿说楼下有他的信。

    取了信,林朝阳看着上面的寄信人和寄信地址愣住了。

    寄信人:《收获》文学杂志社编辑部,地址:沪上市巨鹿路675号。

    竟然是《收获》寄来的信?

    他拆开信封,给他写信的是《收获》现今的编辑李小琳,巴金先生的女儿。

    李小琳早先在《浙江文艺》编辑部当编辑,嗡嗡嗡结束后调回沪上,在《沪上文艺》编辑部任编辑,那个时候巴金先生是《沪上文艺》的主编。

    去年年末,巴金先生筹备《收获》杂志的复刊,李小琳便调到了《收获》编辑部帮忙。

    李小琳离开《沪上文艺》、调任《收获》之前,林朝阳的《秋菊打官司》刚刚寄到编辑部。

    当时李小琳负责稿件的二审,对这部小说印象非常深刻。

    这两年国内文坛“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刊物将组稿目标放到了含有这类元素的稿件上来。

    有些刊物甚至会为了迎合读者,忽略稿件本身的质量,就为了沾上“伤痕”“反思”这些热门题材。

    《秋菊打官司》的风格与时下流行并广受追捧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完全不同,现实主义是它的基调,小说中秋菊到各处单位提告的情节更是充满了清末官场讽刺小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