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礼部尚书尹台!”
严嵩顿了一顿,朗声地说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名字。
尹台是嘉靖十四年的进士,但性格过于刚直,反倒屡番得罪人,致使官途并不顺,嗑嗑拌拌才上升到翰林院侍讲。
纵使如此,他的仕途最灰暗的时刻亦是紧接而至。仅是第二年,他从翰林院侍讲“升迁”为南京国子监祭酒,从而进入南京养老序列之中。
只是到了南京后,尹台的官运反倒好了起来。
先是从南京国子监祭酒上升到南京礼部左侍郎,在原南京礼部尚书王用宾出事后,更是让他迈了一大步,直接成为了南京礼部尚书。
虽然还是在南京养老,但尹台已经官至正二品,是名义上的朝廷大员。一旦能够被调来北京,那就是六部尚书,将会成为官场的大人物。
现在严嵩举荐尹台,这无疑给了尹台一个起复的机会。就像当年严嵩,他以南京礼部尚书赴京朝觐考察,结果成功留在北京担任礼部尚书,进而让到官场进入了严嵩时代。
“尹台?”
嘉靖的眉头微微蹙起,对尹台的印象并不深,一时间竟然想不起这人的相貌。
不过他心里并不排斥这一个人选,虽然他并不喜欢南京那帮清流,但那些清流的人品确实更有保障。礼部尚书都是词臣出身,若是由着这种高傲的词臣前往廉州,确实是一个极合适的人选。
严嵩似乎担心嘉靖不满意,便是补充着道:“广东离京城有万里之遥,若是从京城遣派大员前往,老臣恐会耽搁到圣上的大事!”
“惟中想得周全!”嘉靖微微点头,算是同意了这个人选。
“此事权当从急!”严嵩暗松了一口气,接着苦口婆心地拱手道:“老臣以为:圣上可让尹尚书携带陛下的恩赏一同前往,一旦核实功绩无误,则可以当场对有功之臣昭示皇恩!”
“当如何恩赏?”嘉靖微微点头,然后好奇地询问道。
严嵩顿了一顿,朗声地说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名字。
尹台是嘉靖十四年的进士,但性格过于刚直,反倒屡番得罪人,致使官途并不顺,嗑嗑拌拌才上升到翰林院侍讲。
纵使如此,他的仕途最灰暗的时刻亦是紧接而至。仅是第二年,他从翰林院侍讲“升迁”为南京国子监祭酒,从而进入南京养老序列之中。
只是到了南京后,尹台的官运反倒好了起来。
先是从南京国子监祭酒上升到南京礼部左侍郎,在原南京礼部尚书王用宾出事后,更是让他迈了一大步,直接成为了南京礼部尚书。
虽然还是在南京养老,但尹台已经官至正二品,是名义上的朝廷大员。一旦能够被调来北京,那就是六部尚书,将会成为官场的大人物。
现在严嵩举荐尹台,这无疑给了尹台一个起复的机会。就像当年严嵩,他以南京礼部尚书赴京朝觐考察,结果成功留在北京担任礼部尚书,进而让到官场进入了严嵩时代。
“尹台?”
嘉靖的眉头微微蹙起,对尹台的印象并不深,一时间竟然想不起这人的相貌。
不过他心里并不排斥这一个人选,虽然他并不喜欢南京那帮清流,但那些清流的人品确实更有保障。礼部尚书都是词臣出身,若是由着这种高傲的词臣前往廉州,确实是一个极合适的人选。
严嵩似乎担心嘉靖不满意,便是补充着道:“广东离京城有万里之遥,若是从京城遣派大员前往,老臣恐会耽搁到圣上的大事!”
“惟中想得周全!”嘉靖微微点头,算是同意了这个人选。
“此事权当从急!”严嵩暗松了一口气,接着苦口婆心地拱手道:“老臣以为:圣上可让尹尚书携带陛下的恩赏一同前往,一旦核实功绩无误,则可以当场对有功之臣昭示皇恩!”
“当如何恩赏?”嘉靖微微点头,然后好奇地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