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林然全心全意地投入于书海中,而且孙吉祥仿佛是个带着搜索功能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总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帮他找到最合适的书籍。
当看到成化年间某御史一份抨击藩宗开支弊端的奏折时,他不由得轻吐了一口浊气,将这一本书籍轻轻合上。
在他的印象之中,大明直至亡国,似乎都没能将这个弊政解决掉。很显然,这个弊端执政者不可能看不到,只能说大明政权的服务对象从来都不是百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林然心里头泛起了一抹苦涩,很多官员都是“张口百姓,闭口天下”,但面对着这个大明最大的弊病,却都成了“睁眼瞎”。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颇具讽刺的时代,怪不得后世会对一些清流官员进行抨击。
时间不经觉,已经到了中午。
却不知是徐渭有意还是无意,在跟他商量一起去用餐后,他又将诸大绶一并叫上,而诸大绶亦叫上了一个小老头。
“下官金达,号星桥,丙辰科进士,江西浮梁人,见过林修撰!”金达的头发已经苍白,朝着林然认真地行礼。
林然发现眼前人已经五十多岁,在给他行礼的时候,手指还微微地颤抖着。再看着他这身七品官服,心里不由得一叹。
这就是大明的现状,说是要为国为民,结果却宁愿耽搁半辈子,亦要一头扎在科举路上。还不屑于举人官,只为追求一个进士的功名。
现在功名到手,人倒是风光了,但最终却只能是碌碌无为。以着这个年纪进入官场,又是到了最需要熬资历的翰林院,怕还没来得及施展抱负就得告老还乡了。
一行五人到了翰林院的饭堂,凑着一张桌子而坐。
诸大绶没有受到昨天醉酒的影响,跟着他们凝重地说道:“咱江浙又出事了!倭寇进犯江浙黄华,焚劫了很多村庄。”
林然全心全意地投入于书海中,而且孙吉祥仿佛是个带着搜索功能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总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帮他找到最合适的书籍。
当看到成化年间某御史一份抨击藩宗开支弊端的奏折时,他不由得轻吐了一口浊气,将这一本书籍轻轻合上。
在他的印象之中,大明直至亡国,似乎都没能将这个弊政解决掉。很显然,这个弊端执政者不可能看不到,只能说大明政权的服务对象从来都不是百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林然心里头泛起了一抹苦涩,很多官员都是“张口百姓,闭口天下”,但面对着这个大明最大的弊病,却都成了“睁眼瞎”。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颇具讽刺的时代,怪不得后世会对一些清流官员进行抨击。
时间不经觉,已经到了中午。
却不知是徐渭有意还是无意,在跟他商量一起去用餐后,他又将诸大绶一并叫上,而诸大绶亦叫上了一个小老头。
“下官金达,号星桥,丙辰科进士,江西浮梁人,见过林修撰!”金达的头发已经苍白,朝着林然认真地行礼。
林然发现眼前人已经五十多岁,在给他行礼的时候,手指还微微地颤抖着。再看着他这身七品官服,心里不由得一叹。
这就是大明的现状,说是要为国为民,结果却宁愿耽搁半辈子,亦要一头扎在科举路上。还不屑于举人官,只为追求一个进士的功名。
现在功名到手,人倒是风光了,但最终却只能是碌碌无为。以着这个年纪进入官场,又是到了最需要熬资历的翰林院,怕还没来得及施展抱负就得告老还乡了。
一行五人到了翰林院的饭堂,凑着一张桌子而坐。
诸大绶没有受到昨天醉酒的影响,跟着他们凝重地说道:“咱江浙又出事了!倭寇进犯江浙黄华,焚劫了很多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