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平这话也是委婉的提醒张起航:我知道你在打什么主意,可这里面的水太深了,一个不小心会淹死人的。

      张起航笑了笑,说道:“雷总,我明白您的意思,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您不觉得,这其实是一个好机会么?难道您真的就乐意看到日产的发动机装在红旗的发动机机舱里?”

      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雷志平还能怎么办?他苦笑了一声,说道:“张总,我明白你的意思,这种情况我当然也不想看到,不过这里面的情况很复杂,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

      “但这种情况肯定不能一直持续下去,对吧?”

      “……这倒是,”犹豫了一下,雷志平还是点头:“这种情况肯定不能持续下去。”

      雷志平没说的是,红旗在发动机是哪个态度的转变,其实还与华腾工业集团有关系。

      此前一段时间,上面领导对于红旗轿车还在使用日产的发动机确实是有些不高兴,认为红旗轿车还是应该使用华夏人自己的发动机,不过对于这个问题,一汽方面的某些人给上面的领导的解释是“发动机研发这个事情讲究个规模效应,研发一款发动机的费用非常高,但如果投入了巨资之后却达不到一定的采购规模,生产一台就亏一台”。

      领导也知道规模化效应,觉得也是这道理,也就认可了红旗采用日产发动机的做法,但随着华腾工业集团在汽车领域的异军突起,领导们开始觉得不对了:为什么华腾工业集团的年生产规模并没有达到一汽的某些同志说的那个规模,但他们还是要坚持自己生产发动机和变速箱呢?甚至保罗采购量更低的自动变速箱?

      这种事情就怕琢磨,这一琢磨,领导就发现自己被糊弄了,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正好赶上了国企最困难的时候,整个社会都开始讲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讲究“给国企松绑,给国企更大的自主权”,在这种大背景下,领导也不好干涉太多,只是在某些会议上公开表扬了华腾工业集团一番,并且对国内“一些企业”的不思进取做了不点名的批评。

      问题在于,尽管领导没有点名,但与会的企业负责人就那么几个,大家又不傻,岂能不明白领导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在批评谁?

      大家的心里其实都明镜似的。

      被领导这么不点名的批评了,一汽方面的某些同志就坐不住了:都被领导批评了,最重要的是自己此前糊弄领导的举动被领导发现了,如果不想被领导算前账,是不是要做出一副“我知道错了,我马上就改!”的态度来?

      于是就有了“一汽准备自研发动机”的消息。

      不过这其中的内情多少有些丢人和贻笑大方,雷志平就不准备说给张起航听了。

      “那就再好不过了,”见雷志平承认了这一点,张起航笑着点头:“正好我们华腾工业集团准备对现有的发动机进行技术升级,不知道贵方有没有兴趣一起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