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没区别……

      即便是再死脑筋的人,也知道汽修厂这个东西确实赚钱,但一家汽修厂是有上限的,它可能做到几千万的年营收,但汽修厂这个东西并没有什么核心技术,比能做的事情,肯定有其他大型汽修厂能做,所以这几年来倒闭的国有汽修厂不算少,而与之相对的,则是这几年来飞速发展的、做汽修的个体户。

      “张总,我想我多少有点明白您的意思了,相比于‘汽修厂’,‘发动机制造厂’的技术含量无疑更高,”王正强开口说道:“但我有些地方想不太明白。”

      张起航点头道:“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尽管说。”

      “您既然准备自己生产涡轮式航空发动机,肯定不满足于只改装咱们的运-5和国外的安-2运输机吧?从效费比的角度来说,这很不划算,我简单的计算了一下,就算能够卖掉2000台发动机,算上后续的维护保养,整个项目在未来20年内的利润也不会超过100%,更别说您还有基于同样的核心机开发涡轮轴发动机的计划,从这个角度来说,整个项目几乎就是亏损的,这不像是您的风格,”

      说到这,王正强望着张起航疑惑的道:“但我仔细想过,似乎除非咱们国家在通用航空领域有大动作,否则您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所以张总,您给我们说句实话,是不是国家在民航系统准备酝酿什么大动作了?比如想米国那样,将3000米以下的通用航空市场对公众开放。”

      嗯……对啊~!

      王正强的话让此前一直对张起航的这个动作十分不理解的众人一下子反应过来:是了,单单从给安-2/运-5运输机替换发动机的角度来说,这个项目很不划算,但如果张总还有其他的想法,那或许就不一样了?

      张总一定是提前从民航部门或者更高层面得到了一些内部消息!

      一定是这样的!

      不少人更是两眼放光:如果是张总提前得到了一些内部消息,那么包括张总此前决定研发直升机在内的全部举动就都可以理解了……

      毕竟,国内对于通用航空方面并不是没有需求,只是政策限制而已,但如果放开这方面的限制,这其中蕴藏着多大的商机?比如既然美国人可以从自己的后花园打个“飞的”去上班,咱们虽然没奢侈到那种程度,但医疗救护方面是不是可以先把“飞行救护车”这一块给做出来?

      有了飞行救护车,就再也不用担心路上堵车耽误了最佳救治时间了。

      “同志们,我不得不告诉你们,你们真的想多了,”就在大家以为张起航知道了什么内部消息的时候,张起航毫不客气的给大家的头上泼了一盆冷水:“你们也不想想,如果一个内部消息到了连我这种人都能够知道的程度,在更高的层面,那得是人尽皆知了吧?这种情况下,还等着咱们动手?那些能耐通天的大人物早就提前动手了,哪里还轮得到咱们?”

      张起航的话让大家终于冷静了下来:好像也是这个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