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的了解观察球遁鸟之后,赛恩斯转动时间转换器,再次来到十点三十。

    这一次,他出现在古代如尼文研究的课堂上,与保护神奇动物课一样,也是一周一次,两节连堂。

    芭丝茜达·芭布玲教授是这门课的教授,她是一位拥有满头顺滑的黑长发的中年女巫。

    这种相对枯燥的,研究起来也比较晦涩的学科,选的人同样不是很多。

    芭布玲教授点过名之后,询问众人,“有人知道我们这门课的名字的意思吗?”

    学生们面面相觑,什么意思,不就是研究古代的如尼文吗?

    教授换个方式询问:“有人知道如尼文为什么叫如尼文吗?”

    除了赛恩斯之外,也有人提前看过课本,有个拉文克劳说:“教授,如尼的意思是“刻画”,如尼文就是刻在物品上的文字。”

    “不错,拉文克劳加五分!

    这一点很关键,古代的如尼文是一种刻画在某些载体,比如石头、木材、骨骼、贝壳、果壳等等材料上的符咒,是一种含有魔力的文字。

    这一点与现在我们日常用于书写的文字很不相同。

    往后的课程里我们将要一起探索这些令人着迷的图符。”

    赛恩斯早在上学年,提前购进拿到如尼文的相关研究书籍之后,就发现了,如尼文是一种流行于北欧、中欧等地区的古代文字,有点类似于东方大国的甲骨文。

    当然,这么说只是方便于他自己理解,事实上古代如尼文更加类似古埃及的象形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