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向朱标,长叹口气。

    “太子,你都能看出的事情,咱便看不出来吗?

    但是这一次的事情太大了!

    我大明建国已有18年,不要说小小的倭寇了,就是当年气势汹汹的元庭,也被我们几次清扫草原,成了缩在北方一隅的残兵败将!

    我大明,无论朝廷还是百姓,何曾经历过如此耻辱!

    日照县城可是有两万多人呐,就这么被倭寇祸害了,这件事传出去。

    朕的脸面何存?

    大明颜面何存?

    天下百姓又如何看我大明?

    齐王和山东布政使司推卸责任,固然该死。

    但朱檀这个节骨眼儿上,自己上赶着去背黑锅,便是活该!

    既然他喜欢,那这个锅,朕就让他背!

    贬了他一个朱檀,天下百姓不会说我大明海防不行,不会说我大明护佑不了子民,不会说我大明连一个小小的倭寇都对付不了!

    只会说是因为朱檀昏聩荒唐、才导致了这场灾难!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