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瓷器还带着款识,一副官窑做派,“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大清乾隆年制”,但是基本都是晚清甚至民国烧造的仿品。
“怎么这么多?”见到二哥还在往外搬,周至先有些吃不住劲了:“我给你的钱有这么多吗?”
“你给的早用完了,但是架不住大家还在朝这里送,他们都说了,东西就放这儿,等买家来看了要,那就换,看过了不行,再还给他们就是。”
这就是真心没有拿这些物件儿当事儿,周至看到里边连白铜水烟壶、烘炉之类的东西都有:“二哥这样可不行啊,我现在就看,但是下不为例。”
“东西放这儿,又没定价,到时候人家说我们给他换了,那才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这的确是我疏忽了,下次我们可不能这样干了。”
总的来说东西都还是不错的,哪怕是民国仿烧的明清官窑器,其实再过二十年价格也是几千上万,现在用一套新瓷小碗就能换到,差不多就是几块钱的样子,怎么也不亏。
东西大体分作了三块,汉唐以前的那些明器,就拿去充实文化馆馆藏;宋代单色瓷到清乾隆以前的东西,也都收了,不过精品归自己;至于乾隆之后的那些,按套碗的价格收可划不来,得压压价格,周至觉得四换一就差不多了。
文物鉴赏这门学问博大精深,如今正是学习的最佳时机。
要再往后,学习成本会变得高不可攀,学不扎实走眼挨打脸的机会那也多的是。
四表舅就是最好的老师,金石玉瓷书画杂项几乎都是专家级别,但是周至觉得自己的精力实在是有限,本来只想在瓷器鉴别上学扎实一些。
但是架不住如今的好东西实在是不少,虽然不想,但是也竟然渐渐有着朝杂项方向转化的趋势。
比如这一批器物当中,出现了一个黄色的印章,还有一个棕黑色带牛毛纹的笔筒。
当周至看到那个笔筒的时候,心跳都不禁加速了一下,这东西的材料在四表舅家里见过,基本可以断定,是个非常珍贵的犀角笔筒。
而那枚章温润细腻,色如橘皮,鲜艳通明,刚开始周至还以为是一大块缅珀。
“怎么这么多?”见到二哥还在往外搬,周至先有些吃不住劲了:“我给你的钱有这么多吗?”
“你给的早用完了,但是架不住大家还在朝这里送,他们都说了,东西就放这儿,等买家来看了要,那就换,看过了不行,再还给他们就是。”
这就是真心没有拿这些物件儿当事儿,周至看到里边连白铜水烟壶、烘炉之类的东西都有:“二哥这样可不行啊,我现在就看,但是下不为例。”
“东西放这儿,又没定价,到时候人家说我们给他换了,那才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这的确是我疏忽了,下次我们可不能这样干了。”
总的来说东西都还是不错的,哪怕是民国仿烧的明清官窑器,其实再过二十年价格也是几千上万,现在用一套新瓷小碗就能换到,差不多就是几块钱的样子,怎么也不亏。
东西大体分作了三块,汉唐以前的那些明器,就拿去充实文化馆馆藏;宋代单色瓷到清乾隆以前的东西,也都收了,不过精品归自己;至于乾隆之后的那些,按套碗的价格收可划不来,得压压价格,周至觉得四换一就差不多了。
文物鉴赏这门学问博大精深,如今正是学习的最佳时机。
要再往后,学习成本会变得高不可攀,学不扎实走眼挨打脸的机会那也多的是。
四表舅就是最好的老师,金石玉瓷书画杂项几乎都是专家级别,但是周至觉得自己的精力实在是有限,本来只想在瓷器鉴别上学扎实一些。
但是架不住如今的好东西实在是不少,虽然不想,但是也竟然渐渐有着朝杂项方向转化的趋势。
比如这一批器物当中,出现了一个黄色的印章,还有一个棕黑色带牛毛纹的笔筒。
当周至看到那个笔筒的时候,心跳都不禁加速了一下,这东西的材料在四表舅家里见过,基本可以断定,是个非常珍贵的犀角笔筒。
而那枚章温润细腻,色如橘皮,鲜艳通明,刚开始周至还以为是一大块缅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