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受挫的皇太极〔中〕(1/2)
"大汗英明!"
见皇太极没有固执己见,范文程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下来。近年来,辽东连年干旱,白灾严重,国内局势紧张。这次攻打锦州未果,又耗尽了不多的存粮,百姓已经承受不住重压。如果皇太极执意强攻明朝,恐怕会立刻引发国内动乱,实在得不偿失。
"毛文龙部背信弃义,摧毁我们女真的堡垒,屠杀我们的百姓,大汗对此有何看法?"
正当殿中气氛看似和谐时,一直对皇太极不满的莽古尔泰冷冷哼了一声,毫不客气地揭开了大金的伤疤。闻言,范文程、济尔哈朗等亲信都不自觉地闭上了嘴,其他大臣更是震惊,疑惑地注视着上方的大汗。
早些时候,驻扎在皮岛的毛文龙派使者前来商议“和谈”,让皇太极欣喜若狂,认为大金在辽东再也没有后顾之忧。在皇太极的坚持下,就连代善等有功的和硕贝勒也开始放松警惕,认为毛文龙是畏惧大金的军威,从而“迷途知返”。
然而,还没等他们高兴多久,毛文龙就给他们迎头一击。在他们围困锦州,战况最激烈的时候,突然传来毛文龙率军突袭牛毛寨的消息。为了确保后方“龙兴之地”的安全,皇太极不得不放弃即将到手的锦州城,带领一群疑虑重重的将领返回沈阳。
直到大军返回沈阳,国内的大臣们才得知后方发生的"灾难"。在共同对抗并赶走毛文龙之后,国内的指责逐渐转向了皇太极。如果大汗没有"独断专行",轻易相信毛文龙片面的话,大金怎么会遭遇这样的横祸,说不定锦州已经成为大金的囊中之物了。"毛文龙背信弃义,屠杀我们大金的百姓,罪该万死。"皇太极深深吸了口气,慢慢从汗位上站起来,面对殿中大臣们疑惑的目光,缓缓说道。接着,不顾众人的反应,他又自言自语:"这次是本汗疏忽,轻信了毛文龙的一面之词,这是本汗的责任..."说完,皇太极仿佛失去了全身力气,重新瘫坐在汗位上,胸口剧烈起伏。莽古尔泰这是在诛心啊,身为女真大汗,却要颁布"罪己诏",这是对他的权威的挑战。皇太极肥胖的身体瘫在汗位上,原本阴郁的脸色在殿中微弱的灯光下显得更加难看。他下意识地紧握双拳,内心的杀意几乎无法抑制。即使早知道莽古尔泰会因这件事"发难",也没想到报复来得这么快。许久,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缓缓睁开眼睛,看着殿中惊疑不定的文武百官,呼吸沉重。这就是自己"根基不稳"的弊端,尽管大贝勒代善因为各种原因选择拥立自己继位,但他始终无法获得所有人的忠诚。不用说远的,身边的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的敌意几乎人尽皆知,让他始终不敢掉以轻心。"请大汗下令,多尔衮愿意领兵攻打东江毛文龙,为我大金的儿郎报仇雪恨,让他血债血偿!"正当思绪纷飞时,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在殿角响起。抬头望去,只见刚刚崭露头角的多尔衮已在众臣惊讶的目光中走到大殿中央,青涩的脸上满是坚定。"请大汗下令!"看到皇太极的目光,多尔衮"毫无惧色",再次重复了一遍。虽然他年纪尚小,但他清楚国内局势错综复杂,大汗皇太极与其他三位和硕贝勒"貌合神离",为了权力互相倾轧。为了替被迫为母妃陪葬的自己报仇,多尔衮不得不压制内心的汹涌杀意和怨恨,选择支持皇太极,以此壮大自己。他对三位和硕贝勒的忌惮看得很清楚,在无数个翻来覆去的夜晚,他曾不止一次地想过。如果当年父汗去世时,自己在国内的势力已经能与三大和硕贝勒相抗衡,皇太极还会逼迫他的母妃陪葬吗?不敢!
多尔衮心中无数次呼喊,皇太极这么做,无非是仗着他们三兄弟根基未稳,又担心他得到母妃的支持,会威胁到他的地位,所以才逼母妃陪葬。
看到多尔衮竟然开口替皇太极“解围”,准备看好戏的大贝勒代善和二贝勒阿敏都不由挑了挑眉,脸上的表情耐人寻味。
原本以为多尔衮是个无足轻重的绵羊,但现在看来,他们可能低估了这位沉默寡言的“墨尔根戴青”,他分明是一匹狼!
“大汗,切勿冲动!”
“我大金的水军力量薄弱,不宜轻举妄动啊。”
见皇太极沉默不语,范文程这个忠诚的大臣上前一步,满脸忧虑地劝告,生怕大汗被愤怒冲昏头脑。
虽然大金的勇士在辽东纵横多年,攻城略地易如反掌,但水军却十分弱小,至今只有几艘从汉人百姓手中“缴获”的渔船。
别说跟毛文龙的战舰相比,就是和朝鲜的水军相比,大金也是相差甚远,这也是毛文龙能在皮岛上逍遥法外的原因。
见皇太极没有固执己见,范文程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下来。近年来,辽东连年干旱,白灾严重,国内局势紧张。这次攻打锦州未果,又耗尽了不多的存粮,百姓已经承受不住重压。如果皇太极执意强攻明朝,恐怕会立刻引发国内动乱,实在得不偿失。
"毛文龙部背信弃义,摧毁我们女真的堡垒,屠杀我们的百姓,大汗对此有何看法?"
正当殿中气氛看似和谐时,一直对皇太极不满的莽古尔泰冷冷哼了一声,毫不客气地揭开了大金的伤疤。闻言,范文程、济尔哈朗等亲信都不自觉地闭上了嘴,其他大臣更是震惊,疑惑地注视着上方的大汗。
早些时候,驻扎在皮岛的毛文龙派使者前来商议“和谈”,让皇太极欣喜若狂,认为大金在辽东再也没有后顾之忧。在皇太极的坚持下,就连代善等有功的和硕贝勒也开始放松警惕,认为毛文龙是畏惧大金的军威,从而“迷途知返”。
然而,还没等他们高兴多久,毛文龙就给他们迎头一击。在他们围困锦州,战况最激烈的时候,突然传来毛文龙率军突袭牛毛寨的消息。为了确保后方“龙兴之地”的安全,皇太极不得不放弃即将到手的锦州城,带领一群疑虑重重的将领返回沈阳。
直到大军返回沈阳,国内的大臣们才得知后方发生的"灾难"。在共同对抗并赶走毛文龙之后,国内的指责逐渐转向了皇太极。如果大汗没有"独断专行",轻易相信毛文龙片面的话,大金怎么会遭遇这样的横祸,说不定锦州已经成为大金的囊中之物了。"毛文龙背信弃义,屠杀我们大金的百姓,罪该万死。"皇太极深深吸了口气,慢慢从汗位上站起来,面对殿中大臣们疑惑的目光,缓缓说道。接着,不顾众人的反应,他又自言自语:"这次是本汗疏忽,轻信了毛文龙的一面之词,这是本汗的责任..."说完,皇太极仿佛失去了全身力气,重新瘫坐在汗位上,胸口剧烈起伏。莽古尔泰这是在诛心啊,身为女真大汗,却要颁布"罪己诏",这是对他的权威的挑战。皇太极肥胖的身体瘫在汗位上,原本阴郁的脸色在殿中微弱的灯光下显得更加难看。他下意识地紧握双拳,内心的杀意几乎无法抑制。即使早知道莽古尔泰会因这件事"发难",也没想到报复来得这么快。许久,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缓缓睁开眼睛,看着殿中惊疑不定的文武百官,呼吸沉重。这就是自己"根基不稳"的弊端,尽管大贝勒代善因为各种原因选择拥立自己继位,但他始终无法获得所有人的忠诚。不用说远的,身边的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的敌意几乎人尽皆知,让他始终不敢掉以轻心。"请大汗下令,多尔衮愿意领兵攻打东江毛文龙,为我大金的儿郎报仇雪恨,让他血债血偿!"正当思绪纷飞时,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在殿角响起。抬头望去,只见刚刚崭露头角的多尔衮已在众臣惊讶的目光中走到大殿中央,青涩的脸上满是坚定。"请大汗下令!"看到皇太极的目光,多尔衮"毫无惧色",再次重复了一遍。虽然他年纪尚小,但他清楚国内局势错综复杂,大汗皇太极与其他三位和硕贝勒"貌合神离",为了权力互相倾轧。为了替被迫为母妃陪葬的自己报仇,多尔衮不得不压制内心的汹涌杀意和怨恨,选择支持皇太极,以此壮大自己。他对三位和硕贝勒的忌惮看得很清楚,在无数个翻来覆去的夜晚,他曾不止一次地想过。如果当年父汗去世时,自己在国内的势力已经能与三大和硕贝勒相抗衡,皇太极还会逼迫他的母妃陪葬吗?不敢!
多尔衮心中无数次呼喊,皇太极这么做,无非是仗着他们三兄弟根基未稳,又担心他得到母妃的支持,会威胁到他的地位,所以才逼母妃陪葬。
看到多尔衮竟然开口替皇太极“解围”,准备看好戏的大贝勒代善和二贝勒阿敏都不由挑了挑眉,脸上的表情耐人寻味。
原本以为多尔衮是个无足轻重的绵羊,但现在看来,他们可能低估了这位沉默寡言的“墨尔根戴青”,他分明是一匹狼!
“大汗,切勿冲动!”
“我大金的水军力量薄弱,不宜轻举妄动啊。”
见皇太极沉默不语,范文程这个忠诚的大臣上前一步,满脸忧虑地劝告,生怕大汗被愤怒冲昏头脑。
虽然大金的勇士在辽东纵横多年,攻城略地易如反掌,但水军却十分弱小,至今只有几艘从汉人百姓手中“缴获”的渔船。
别说跟毛文龙的战舰相比,就是和朝鲜的水军相比,大金也是相差甚远,这也是毛文龙能在皮岛上逍遥法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