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姎不知道想到了一些什么,陪着甄宓也是叹息了一声,不说话了。

      辛宪英啧啧了几声,显然对于甄宓的感慨并没有多少的真切感受,反倒是对于这些将要被甄宓放弃掉的东西感觉到了惋惜。

      王英沉默了许久,抬了抬眼眸,看向了甄宓,『你打算以什么名义捐出去?』

      甄宓一笑,宛如千万朵花朵绽放而开,『这不是二公子满月将至么?』

      另外三人或是豁然,或是哑然,还有王姎不嫌事大的大笑着拍手……

      甄宓依旧是淡淡的笑,但是在眼眸之中,却多出了几分的决断之意来。

      这一次,便是要在公众睽睽目光之下,将自己身上的这个商人属性,以及甄氏的联系,彻底的断去!

      为什么一辈子都要听旁人安排?

      商人,在汉代,大部分的时间当中,都承担者不怎么光彩的角色。

      然后甄宓还是在商人当中的更小的一部分,女商人。

      斐潜对于商人的优惠政策和宽松的态度,并不能改变普通人对于商人的感慨和认知,『无奸不商』这四个字,是商人骨子里面永远萦绕不去的诅咒,迟早都会爆发。

      因为从汉代开始,几乎所有社会阶层里面的人,都对于商人没有太多的好感。这样的局面,绝不仅仅是儒家所谓『士农工商』的排序打压那么的简单,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因素……

      天天被捧上天的就能上天么?

      就像是『重农』的口号天天喊,可在封建王朝之中,有多少时间是在真正的关心照顾光大的劳苦百姓的?

      所以宣传是一方面,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商人自己的所作所为所造成的。以至于在很多时候,杀一个『奸商』,就像是杀一个『贪官』一样,不需要任何解释,也会迎来一片叫好声,这种相对来说形成了半固化的思维模式,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由商人自己给自己限定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