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落时节的阙功山黄叶遍地,最是文人雅士喜爱的地方,人称“天下第一山”,不过若说这姑苏阙功山的风景为天下第一倒也不是,论景色天下五国百姓公认是远在锦城东北的海棠山,这阙功山有“天下第一山”的称号更多的是因为清醉老人隐居于此。

    这清醉老人身份极为特殊,当年天下大乱,北慕、南越、西嵬、东海加上宣宁连年征战,后至宣宁武帝时清醉老人入朝为官,先是以非凡手段清扫宣宁朝堂,后用雷霆手段震慑边境,余下四国皆向宣宁称臣,是为天下第一人,历经武帝、文帝、元帝三朝,元帝晚年子嗣不靖,几经动乱,后元帝四子献王向已经隐居的清醉老人问策,清醉老人向献王推荐了陈卓、裴衍和长孙冀三人,不到两年的时间献王就登基为帝。

    献明帝登基后多次请老人出山,清醉老人皆以酒醉不见,清醒时则与天下士子谈经论道,论天下才子,他提名的才子大多已在五国内为高官重臣;而醉酒时则以酒为剑嘲笑江湖,五国境内有好事者纠集三十余江湖好手趁其醉刺杀,老人化酒为剑气击退众人却未伤一人,那时人才发现这清醉老人竟是天下少有的高手。

    击退江湖剑客后清醉老人不愿理会朝堂与江湖,便在这阙功山写下一首诗,“青山依旧滋苍松,万水长流汇蛟龙。清水一碗英才穷,浊酒半壶江湖空。”诗后附有三张名录,一为逍遥录,擢选天下十大英才,可为国之重器;二为江湖录,道明天下十大高手,可为江湖之首;三为胭脂录,遴选天下十大容貌才学之女,可为天下十大红颜,每三年秋落时从清醉阁传出,从第一次出榜至今已经是二十七年。

    “快些走,不然就赶不上清醉老人现身了!”一个布衣文士催促着同伴快行。

    “黄兄莫要着急,即便咱们现在赶过去也看不到清醉老人的身影,五国的权贵早就在阁内等候了。”被催促的人显得很是淡定。

    “那也快些,早早的知道清醉录也好看看今年哪些人登榜啊!”

    “罢了,罢了。”

    往阙功山上赶的人越来越多,马车络绎不绝,清醉阁前更是人山人海,因为是民间事无论权贵还是百姓都在往前挤。

    午时刚过,清醉阁大门缓缓打开,一白须白发的老叟晃晃悠悠的被童子扶出来,明显是已然大醉,眼神迷离的看着阁前的人打了一个酒嗝随手丢出去一沓带着酒水的纸张。

    侧面的管家模样的人小心翼翼的接过后开始一张张贴在阁前榜台。

    “话说这清醉老人今年也有百岁了吧?”挤不到前面的人和一旁的同伴说着。

    “何止百岁!历经四朝,两为帝师,山中宰相,江湖隐者可不是开玩笑的。”

    “今日有缘得此一见,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