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三!

    林峰待在梁山,此刻正在地里,跟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在地里锄地。

    老王头是个种地的一把好手,同样的一块地,同样的种子,他总能比别人家多种出几十斤。

    别小看这几十斤,在这个亩产一两百斤的时代,这增产的几十斤简直是奇迹。

    丰年还看不出什么,若是灾年,你家里能比别家每亩地多出十几二十斤,可能的结果就是,别家饿死人,你家勉强能度日。

    当得知老王头是个种地能手之后,林峰立刻让人请他上山。

    期初老王头还不太愿意,有顾虑,可在林峰许给他们家每人十亩地,再给他每个月三两银子的报酬下,老王头开开心心的带着全家迁到了梁山。

    累了半天,林峰跟老王头两人合力,将半亩地犁好,笔直的地垄,看上去格外舒服,能治愈强迫症的那种舒服。

    “大当家的,这种地啊就跟养孩子一样,你得精心养。该施肥施肥,该浇水浇水,有杂草了就赶紧除草,免得跟庄家枪肥力,抢水。有害虫就赶紧捉。”

    林峰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别说古代了,就是现代社会,如果不是农业技术发展,让化肥普及,让浇水变得方便,也很难让庄家高产。

    “王老先生,你说的的确很有道理,只是这些需要人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干了这些,就不能做其他事情!”林峰强调道。

    老王头感叹道:“是这个理儿,俺老汉今年五十六了。年轻的时候干劲足,天天下地忙活也没觉得有啥。”

    “只是现在不行喽,老喽,俺家那小子当年在东京学艺摔断了腿,也帮不上大忙。这二年,我种地产出的粮食,可没有我年轻时候多。”

    林峰笑道:“所以我之前说,种植红薯玉米,这两样粮食亩产高,也不娇贵,不用太过精心打理,就能高产!”

    林峰前两天就跟老王头说过玉米与红薯,只是这老头是个倔脾气,觉得林峰说的太夸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