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听到这样的话,老百姓又开始大骂了。

    “朝廷这群酒囊饭袋,自己没本事,好不容易大宋出了个有本事的人,却容不下他们。”

    “没错,阳谷侯这么仁义的人,朝廷偏要除之后快。可你们看看,朝廷这么对阳谷侯,换成其他人早就反了。可阳谷侯呢?人家根本就没有反心!”

    这样的一幕,在很多茶馆,勾栏,甚至青楼妓馆中上演。

    基本上对于底层百姓,大家都向着梁山,痛斥朝廷的无能。

    可放到读书人中,却出现两种声音。

    嵩阳书院!

    书院的学生基本上分成了两派,吵得是不可开交。

    “让我说,阳谷侯就是居心不良,他本身就是草寇出身,如今兵强马壮,朝廷怎么可能放心?一股不受朝廷控制的军队,乃是祸乱的根苗,大唐灭亡就是教训!”

    “放屁,阳谷侯有这么多人马,可曾干过危害国朝,危害江山社稷的事情?他在山东素有贤名,做了那么多好事,其忠心天地可鉴!”

    “呵呵,若是忠心,阳谷侯就该放弃兵权,让朝廷接管扈家军。他安心做自己的太平侯爷不好吗?”

    “简直是一派胡言,扈家军是因为阳谷侯而强,没有阳谷侯,扈家军只会渐渐沦为禁军那副样子。朝廷若是会练兵,哪还会给扈家军崛起的机会?”

    “说再多,他林峰就是割据的诸侯,陛下册封都不敢来东京,还不是做贼心虚!”

    “混蛋,一看你就是朝堂上那些佞臣的走狗。如今国朝那么多奸臣贼子恨不能杀了阳谷侯而后快,换成你你敢来吗?”

    “妈的,老子看你也像反贼,肯定跟梁山贼寇有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