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倒是很正常,实验室给每人提供了一份原始细胞,十天时间对其进行培育,最后按照培育出来的生物素质进行评分。
这本是生化专业的基本功,但放在这么一个近千人争夺一两个名额的面试中,可就有些阴损了。
要想培育出高素质的生物,首先要解析DNA,从最基础的遗传序列中分析出其成长的方向。并计算预估出其成长的极限,才能精准配置营养液进行催生。
正常的实验中,这种预估会留出不小的余量,防止其成长失败。但很显然,这场面试比的就是对这个极限的把控力,毕竟最后比的不是培养成功,而是培育生物的素质。
太过极限,就很容易培育失败,丧失了机会。但太保守了,你留一线余量,就很可能被对手超过。一根筋两头堵,比的既是基本功,更是心理素质。
这本是生化专业的基本功,但放在这么一个近千人争夺一两个名额的面试中,可就有些阴损了。
要想培育出高素质的生物,首先要解析DNA,从最基础的遗传序列中分析出其成长的方向。并计算预估出其成长的极限,才能精准配置营养液进行催生。
正常的实验中,这种预估会留出不小的余量,防止其成长失败。但很显然,这场面试比的就是对这个极限的把控力,毕竟最后比的不是培养成功,而是培育生物的素质。
太过极限,就很容易培育失败,丧失了机会。但太保守了,你留一线余量,就很可能被对手超过。一根筋两头堵,比的既是基本功,更是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