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虽然这么说,但下官还是不觉得百姓会购买此物……”
“买不买,得看政策是怎么样的。”
在朱由检说完国债一事的第五天后,李长庚拿着一张铁卷找到了朱由检。
这场铁卷上印“天启通宝”,后印“大明国债”。
铁卷重量不过二两左右,造价不过十几文,但它的面额却是足足的一两。
可以说,这物件就是铁质般的纸币,而望着朱由检拿着它的模样,即便李长庚已经知道了国债的意思,但他还是不觉得百姓会购买国债。
他不可否认,大明部分地区的百姓比较富裕,但即便如此,一两银子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让百姓购买国债,按照大明眼下的财政情况,如果真的要蠲免田赋,那每年最少得筹集四千万两国债才行。
“国债的事情,不是简简单单的发行,如果无利可图,那自然不会有太多百姓购买它。”
朱由检拿着手中国债把玩,然后说道:
“大明每年产出的地方金银是九百多万两,这些银子不能直接投入市场的原因在会导致通货膨胀。”
“不过,如果人口一直增长,让发行出来的货币都能到百姓手上,百姓平均持有货币的数量不变,那就不用害怕通货膨胀。”
“八千万两国债,发行两年,每年利息5%,你觉得如何?”
朱由检早早推行过阿拉伯数字和各种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的数学符号,因此他也不怕李长庚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