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

      “砰——”

      七月中旬,在大明还在革新卫所的时候,海外孤悬的琉球府似乎成为了唯一的净土。

      北港船厂,后世基隆一带,此刻可以说是人声鼎沸。

      琉球府近一百三十余万人,其中有近四十万居住在北港这块盆地上,而作为唯一有经济产出,打工赚取银钱的地方,北港船厂便居住了五万余人。

      这五万多人中,近万人清一色的都是广东、福建、浙江一带的船工师傅、学徒迁移而来。

      在这里、学徒工钱每月六百文,师傅一两五钱。

      自天启二年腊月筹备建设以来,自天启四年五月,这里一直在制造学习天津船厂的军舰和商船。

      尽管技术上还不如可以建造出上万料的天津船厂,但在同时起步的龙江、南港、旅顺、北港四大船厂中,北港稳居首位。

      到目前为止,北港已经可以熟练的制造出八千料的商船和补给船,以及五千料的丙等军舰。

      市舶司的繁荣、变相带动了南、北港和南京等三地的船厂,海上的巡检司搜查得紧,过往海商只好按照市舶司的要求交税。

      虽然海商们不断地输送“润笔银”给江南诸党文官,但他们自天启三年以来一直处于被打压和被朱由检压制的状态。

      加上朱由检一副要征收陆上商税的模样,谁还有心思去管海商?

      这个时代的海商和东西方贸易量,虽然达到了上千万两银子,但实际上单纯的收税只能收取一二百万两银子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