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大家依旧在忙碌,彭渤笑着把一摞电话卡递给那个沪海女生,让她给大家发下去,资料查得差不多的时候,就需要打电话给这些富豪的公司进行确认。

    他走到颜宁身边,拿起一份半成品的名单,许多熟悉的名字,一一映入眼帘。

    刘永星、吴炳信、黄宏盛、牟起中,李经纬……

    “加上张朝洋,他拿到一笔投资创办爱特信公司,这个喜欢冒险旅游的西安小伙子可能成为雅虎第二……”

    “加上杨淮定,中央电视台为了宣传改革开放而制作的大型纪录片——“改革开放二十年二十人“,他是其中之一。”

    “杨淮定?”陆雨森推了推自己的眼镜。

    “对,人称“杨百万”、“中国第一股民”,他在证券市场拥有许多“第一”: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第一个个人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大学聘为教授……”

    其实,杨淮定的故事远比几个头衔要精彩得多,他是原沪

    海铁合金厂职工,1988年从事被市场忽略的国库券买卖赚取

    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随后成为沪海滩第一批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市场上炽手可热的风云人物……

    这个人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折射!

    彭渤有条不紊地讲讲述着杨淮定的发家史,在1988年,杨淮定辛辛苦苦第一次易地买卖国库券竟挣了1060元,而这才来回两天时间,这在沪海工人人均收入200--00元的年头,可不是个小数字!……

    许多学生的眼里透出复杂的光芒,图书馆里很安静,掉针可闻,只有彭渤的话在回响。

    “好了,不说杨淮定了,6月份克林顿总统到中国来都接见了谁?这些人物肯定是要加上的。”彭渤看看正注视着自己的颜宁。

    “一共选定了12位企业家与克林顿共进午餐,”颜宁道,说话时她的头却一直看着手中的资料,这个女孩思考时的样子有种特别的魅力,“沪海埃通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吴灵灵,中路集团的陈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