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一连几天朝廷讨逆大军成了修路大军。以龟速向登州前行。

    楠勇前面监看,后面接茬挖,前面平整多少,后面挖断多少,目的就是一个,就是为了拖住朝庭大军。

    直到六天后,加新统领着他的杂牌千总队,前来增援楠勇,并且带来了赵烈的命令,可以放行了。

    其实装运有个两天就可以了。但是俘获的众多战船修补费时最多,赵烈对于那些大号的福船和海沧可是不会放过,如今运送大批难民,又出现了运力紧缺的问题,自建商船没有那么快,而且也是耗费不起,如今几十艘大船凭空出现,可以一次运载万余辽民到北华,可算是惊喜了。

    但是这些船要么年久失修,要么在此番战斗中大部破损。这都要修补,这才用几天时间休整一番,当然时间短促,如今就是简单修理。能行驶到石岛再行细细休整,毕竟沿着山东海岸行驶和远洋航行根本不是一个道道。

    既然大人命令已下,楠勇也就结束了挖路的大业,且看朝廷兵马轮班修路吧,说是轮班修路,其实主要是关内的昌平、蓟门、保定、山东等处兵马修路。辽镇诸位大爷基本不参与。

    在这个朝廷大军中,也是龌龊到处都是,用辽镇参将祖大乐的话说,击败叛军是我辽镇,修路也用辽镇,其他家军兵来此作甚。

    对于辽镇的跋扈,朱大典、高起潜也是没辙,只要这干浑球能上阵杀敌就是万事大吉,其他事情也就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

    于是其他关内军兵只能撅着屁股干活吧,杨御藩、刘泽清、黄龙等也是憋了一肚子气,他们麾下干的都是辅兵的活计。

    到得第八天,终于走出了这段坑爹的路途,官道平整起来。

    待得大军包括炮车出了这段路,又用了一天时间,朝廷大军几乎成了憋气大军了。

    几乎所有军将都是憋了一肚子的邪火。

    吴三桂又是担负起全军的先锋,继续向登州前行,但是他们不是最前方的人马了,楠勇和加新的千队在前面不紧不慢的领行,也是监看。

    这日离登州只有十余里了,吴三桂的部下嫌道上等候大军路过的百姓的独轮车碍事,直接给扔到了旁边的沟堑里,将大人小孩几十口人撵到了道边麦田,弄的大人哭孩子叫。

    这在辽镇军兵看来稀松平常的事情惹了马蜂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