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孩子们的欢呼声消退,李安继续下面的课程。

    低音在旋律表现中的用法远远不止强调一种,只是鉴于孩子们目前的阶段,李安后面在低音处理上并没有再讲太深,只提醒当一个句子里有连续低音出现的时候,就要用钟声式的触键来加以稳固整个句子的结构。

    “很多时候音乐的生命力就是从这里迸发出的。”

    讲完低音处理,李安说到了当旋律线较长的时候该如何面对。

    孩子们在处理长句子时总有一种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情况,这一点无论是在李安日常给四号钢琴教室的孩子上课时,还是在其他孩子的音乐会上的表演时,他都有发现。

    即便如刘子涵这种虽够不到优秀但也算是中等偏上的孩子也会出现这一问题。

    李安当然不认为这是X老板在教学中的忽略,孩子们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只不过借着课题他想再多唠叨几句。

    之前和老师们在一起讨论教学,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教学经历。

    如果当一个长句子出现,它的速度还很快,认真的孩子会出现这一情况——要把每个音都弹得异常清楚。

    比如小北,小北在来学习小奏鸣曲的时候,恨不得把每一个音用放大镜照出来,而最后得到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样演奏出的旋律线条非但没有更加紧密,反而给人一种疏散的感觉。

    李安以最简单的音阶为例,他用同样的速度演奏了两遍同样的音阶。

    第一遍他力求让孩子们听清每一个音,第二遍他只强调了其中个别音。

    然后他让孩子们来判断哪条音阶听起来更快更清晰,孩子们果断地选择了后者。

    他强调旋律的线条更多的是一种听感上的连贯,不应被固定音形节奏以及完全扎实的物理声学表象所打断。

    “我们在练习长句子的时候,偶尔可以尝试着去对其做简化,但是前提是你必须得能扎实地按照正确的节奏和指法演奏出这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