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闻榻椅上的声音低低一笑,语调和蔼:“免礼,奎弟家教不错。”

    两个梳着百合髻粉衣宫装腰挂紫穗宫绦的人上来,搀着她们起身,贴着姐姐站着,发觉她肩和手臂都在微颤,这厢才敢抬眸,仍不敢盯着细看,只觉这个姑母算不得甚美,却眉目间绰约着一种清婉雍容,与中年发福的爹爹长得没有一分相像,果然非一母所出。姑母面上微笑着眼中却疏离分明:“路上走了两月,舟车劳顿,可累坏了罢。”

    怀瑾抢先道:“回姑母话,不曾累得,”语声柔美,吐字慢条斯理“有府兵护着一路走的官道,车稳路畅,侄女到看了不少风景。”

    皇后又问:“馆驿和府衙可曾怠慢?”

    怀瑾:“亦不曾,馔饮宿寄皆是上等,伺候的人也恭敬仔细,凡到各州县都是官夫人出来亲迎,客气得紧。”

    “那就好。”

    微不可闻地叹息一声,道:“时光如梭,仔细算来本宫已有二十五载未归家乡,渭州的风土人情始终萦绕于脑海,家中长辈可安好?”

    姐姐紧张的出了汗,攥着手不知该怎么答,握瑜头皮发紧,心头虚的厉害,姑母果然还记恨着幼时的事,是啊,怎能不恨呢,让一个九岁的女孩抛家背井,是怎样的虐待,换作她也刻骨的恨。思维急速飞转,不慌不忙道:“回姑母话,几位族祖父安好,早已分了家另辟府邸,祖母前年过世了,痰堵之症,临去前十几日又添了食疾,汤水皆不下,直到瘦成一把柴骨才奄奄断了气,三位庶祖母一个听闻在侄儿未出生时不慎溺水薨了,一个早年与叔婶拌嘴中了风,至今瘫着,饮食出恭都需照料,叔婶却刻薄以待,侄女偶一次路过那屋子只闻得臭气熏天,还有一个分家时无子被逐出了家门,不知去了何处,不知是否健在人世。”

    面前一个半人高的景泰蓝双鹤齐栖半镂空熏笼,淡烟若有若无地冒出,空气中弥漫着那馥芳柔润的味道,握瑜知道那是御贡的龙涎香,宫中的特例。

    两旁侍立的宫人大气不敢出,静了半晌,姑母在静视着自己,这些事情姑母想是早已获知的,只是了解的不详细,此问是为了探究她和姐姐的个性。

    姑母抚摸着手里香炉的宝莲花纹:“这样可怜,本宫幼年时得她们照拂,也算尽心尽力,未能再见得一面聊表孝心着实遗憾,你叔婶大是不该,你父亲身为白家的族长,该管一管才是。”

    握瑜道:“父亲说过几次,叔婶也没听进去,也不好一直说,侄女人微身小,有心无力,生死各有命,想是缘该如此,万般自有注定罢了,姑母一片赤子之心,祖母在天上亦是欣慰。”

    寥寥数句说的滴水不漏,已足于让一个饱经沧海的女人了然于胸,握瑜知道自己的一只脚已迈进了姑母心中。

    “好孩子,到吾身边来。”朝姐妹俩招招手,唇畔的笑意有了一丝热度。

    握瑜看的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