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年7月3日,采石镇。

    当加利西亚率领的6千多名西班牙叛军行至峡口南部时,德赛师团的工兵营早在前一天,已构筑完包裹整个采石镇的环形防御体系。

    为避免过早暴露实力,30门火炮都被隐藏在采石镇的房屋内,并依据火炮口径大小与射程远近,加以不同位置的配置。一旦战斗打响,当步兵请求炮火支援时,炮手们只需将面向战场一侧的松动墙体轻轻掀开,显露出炮口,便能按照预先划定的区域向目标开火。

    步兵胸墙依然是传统砖石瓦砾堆砌,胸墙前方60码处架设了内层铁丝网(滑膛枪的最佳射程),外层铁丝网则距离胸墙100码(滑膛枪的实际射程),内外层铁丝网都挂有空罐头盒,这是实战演练过后被证实的极佳示警器。工兵营还在两道铁丝网之间开挖了一条环形壕沟,宽五米,深两米,不仅为防范步兵冲锋,更能迟缓与抵御骑兵突袭的速度。

    此外,工兵营还参照棱堡防御设计,将开挖壕沟所得土石,一部分用垫高内层铁丝网与胸墙之间的空间,为士兵获取最佳射击视野;余下的土石,则在环形壕沟外层形成一道向采石镇方向逐步爬升的斜坡,这是一个极度阴险的诱敌陷阱。

    火炮、士兵、胸墙、宽而深的防步兵壕沟、双道支架式铁丝网,外加布置在开阔地向上爬升的诱敌斜坡,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德赛式”防御体系。

    但这些在德赛心中还不算完美,似乎缺少最前沿阵地的大片雷场。然而,师团长的这项提议遭遇参谋部的无情否决,理由是在部队反击时清场不便,太容易造成己方误伤。

    傍晚时分,在得知前头步兵营已占领峡口北麓通道,并通过火力侦察整个峡谷地带没有任何伏兵后,加利西亚感觉自己之前的谨慎似乎过了头。另外,他从“英国间谍”那里也再度传来好消息,称德赛师团主力已在数天前离开巴达霍斯,仅留下少量部队防御该要塞。如今的德赛师团正在葡萄牙境内翻山越岭,遇水架桥,目标所指埃武拉城。

    所以,即便法国人在获知采石镇被袭的战况后,梅尔达城内的守军也不可能在一周之内请到任何援军。听闻过后,加利西亚大感欣喜,他果断抛弃自己原先谨小慎微的做法,随即派出3个步兵营和1个骑兵团,两千余人在天黑之前穿过峡谷,抵达先头营的前沿阵地。

    晚上8时,加利西亚又派出他那机警过人的副官,佛拉维奥上尉带领一队精锐执行一项特殊的使命:在深夜时分,带领少量尖兵向采石镇守军做一次试探性进攻,务必让水兵营的指挥官相信这不是普通游击队的袭扰战,而是西班牙正规军的大举进攻,以便向梅尔达方向请求增派援军,继而在明天将所有法国人一并加以围歼。

    夜幕降临,天空中星月无光,整个采石镇都笼罩在黑暗之中,正适合偷袭。

    佛拉维奥上尉从前头部队中召集了50多名自愿出战的步兵,他们手执插上刺刀的滑膛枪,排出100米左右的散兵线,弯着腰,一路蹑手蹑脚,小心翼翼的向法国水兵营的阵地前沿摸过来。

    40分钟后,数十名叛军沿着斜坡慢慢上行,悄无声息的靠近最外层铁丝网。一名叛军士兵显然是立功心切,又太过于急躁,仅望见对面的法国哨兵没有什么动静,便不等长官手势,直接扔下滑膛枪,撸起袖子,使出吃奶的劲,去双手攀拉法国人的铁丝网。

    其结果可想而之,铁丝网上那些密密麻麻的锋利倒钩,就一下扯去倒霉蛋手掌心上的大片血肉。一阵钻心的巨痛让叛军士兵难以忍受,差点疼昏过去。叛军士兵赶紧松开攀拉的带刺铁丝,鲜血直流的双手还捂住口鼻,强忍着痛疼,是不想被法国人察觉声响。可终究只是徒劳,悬挂在铁丝网上的众多空罐头盒,此时已上下翻滚起来,发出叮叮当当的示警声。

    法国士兵的反应相当迅速,阵地前沿的篝火带尚未点燃,一排排密集的子弹已呼啸而来,当即将几名叛军士兵打翻在地,尸体还挂在坚固的铁丝网上,左右迎风摇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