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宗之所以会选中资历尚浅的裴炎,而非德高望重的老臣刘仁轨辅政,就是看中裴炎刚当上宰相不久,在朝中根基不深,新皇帝要控制这样的大臣相对比较容易。

    然而,高宗皇帝不仅低估了他妻子的手段,也低估了裴炎的权欲。

    在那二十七日孝期里,武太后和这位宰辅大臣私底下进行了利益的交换。

    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制——中书省发出政令,由门下省进行审核,最终尚书省负责执行。

    裴炎当时为门下侍中,武太后根据裴炎的要求,将其从门下侍中改为中书令,再将三省职能进行了调整,把宰相们集体议政的政事堂从门下省移到中书省,如此一来,门下省的审核权便实际上被中书省揽了过去,这时,裴炎这个中书令失了掣肘,便等同于群相之首了。

    武太后帮裴炎扩大了手中的权力,裴炎自当有所回报。

    他协助武太后对朝中官员进行了一次大换血,确保了武太后在孝期过后能够在幕后继续把持朝政。

    故而当李哲登基后,发现身边竟无一人可用,正因如此,他才会急于提拔韦后亲族为己所用。

    可是,当年武则天为李哲娶韦氏为王妃时,便已考虑到韦氏亲族凋零,且当的皆是芝麻小官,是以李哲想提拔外戚都一时间找不到几个堪用之人,以至于他才会连乳母的儿子都要擢拔。

    终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李哲欲提拔老丈人为门下侍中时,直接触动了裴炎的利益,所以裴炎一状便告到了太后那里,正中太后下怀,一把废了这个不听话的儿子。

    裴炎一帮武太后巩固政权,二助武太后废立皇帝,两大功劳,让他稳坐当朝第一相的位子。

    今日裴宰相身服皂青襕衫,腰系帛鱼,与夫人刘氏端坐堂中上首含笑迎客,端的是人逢喜事,满面红光,比旁人早生的一头华发被头顶峨峨的进贤冠挡去大半,愈发凸显其意气风发的姿态。

    崔婉是到了大唐才听闻这位宰相大名的,此时偷偷瞄了一眼,只觉其方头大面,笑意盈盈,看上去倒挺和蔼可亲,然想想其快速上位的一番手段,心中暗道人果然不可貌相。

    唐朝男女大防不若他朝严重,男女同桌而食亦不鲜见,崔婉随伯父伯母奉上贺礼,再一道同主人家见礼之后,便被领往下首一席落座。

    哪知还没走到座位上,崔英不知看到谁,突然面生异色,崔婉还未来得及究其原因,便听她大伯父热情地喊了一声:“必简兄,多日不见,你调选之试考得如何?”